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本质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4 题号:21319444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吕梁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曾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是拱卫中共中央的东部屏障,也是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在革命战争年代留存的革命旧址、遗址,如同一座座丰碑屹立在吕梁这块英雄的土地上,见证着吕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光辉革命历程。

为了更好的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凝聚转型发展强大动能,吕梁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出台了《吕梁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条例》,用法律条例来加强对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另一方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革命文物保护管理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优化管理机制体制,将革命文物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融入全面深化改革,融入人民大众参与保护的热情之中,真正实现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谈谈你对吕梁市保护利用革命文物措施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正是因为有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一代代共产党人勇往奋进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瘅精瘁力以成之,绘就一幅幅激越沉雄的历史画卷,树起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几多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绝处逢生、化危为机,凭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靠的就是坚强的革命意志。习近平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一百年来,理想信念如火炬,如明灯,照亮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奋斗历程。

精神的伟力,总能带来心灵的震撼;信仰的光芒,总能穿越时空的阻隔。今天,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依然需要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我们今天仍要发扬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
(2)某班召开以“理想信念青春奋斗”为主题的班会,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撰写两个发言要点。
2022-03-20更新 | 12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的现实责任。如何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给出了些许答案。制片方深入群众寻找主角,通过4集纪录片讲述了一系列鲜活的中国基层人物逐梦小康的真实故事。


该记录片的英国导演柯文思鼓励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者:要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世界意识到我们和你们的相似之处超过我们的不同之处的时候,相信那些对于中国的误解、怀疑和恐惧,会被对中国的尊重和敬佩所取代。“柴米油盐”是中国人生活的必需品,却不是生活的终极目的。正如有观众看完纪录片后所说:“生活不应该只是柴米油盐,还应该有柴米油盐之上的东西。”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阐释你对“生活不应该只是柴米油盐,还应该有柴米油盐之上的东西”这句话的理解。
2022-04-03更新 | 48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回顾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的经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充满着智慧和勇毅。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走到“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风华正茂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正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大步迈进。

1945年制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都立足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揭示“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百年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坚持人民至上。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所蕴含的哲学观点。
2022-01-23更新 | 1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