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2133600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在于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跨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及时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盈着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一位党的二十大代表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的深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浸润“天人合一”的智慧;“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展现“协和万邦”的博大胸怀……。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历史与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1)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知识,分析“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自拟标题;②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200字左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201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优先发展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材料二 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从“统招统分”到“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多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让考生和家长有了更大的获得感。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教育应如何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结合材料二,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谈谈应如何看待我国“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
(3)某班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主题展开讨论,请你为学校如何开展劳动教育提两条具体措施。
2019-05-06更新 | 44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8年是中国“真理标准大讨论”40周年,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人类对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各派哲学没有科学地解决真理标准问题。主观唯心主义者从主观精神范围内寻找真理尺度,他们有的以“圣经”、“圣人”言论为标准,有的以自己的观点多数人的意见为尺度: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猜测到实践是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但他讲的实践是一种精神活动。旧唯物主义者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对真理标准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由于他们不懂得真正的社会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也没有科学地解决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给予科学界定,并将它引入认识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人类追求真理标准的过程充满了坎坷与艰辛,不可能一蹴而就。


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人类追求真理标准的过程充满坎坷与艰辛的原因。
2020-02-11更新 | 12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为了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辛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鼓励和引导国内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发展,同时又积极引进外资企业来我国发展。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要快速发展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就需要进行改革开放,就需要调整所有制结构,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将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所有制形式并列,共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我们党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
(2)运用“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的知识,谈谈你对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2020-10-13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