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法律与生活 > 民事权利与义务 >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1 题号:2134845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5月14日,邓某驾驶电动车行驶至某镇中间街道处时,程某饲养的宠物犬从邓某右侧路旁突然蹿出,宠物犬快速奔跑时与邓某驾驶的电动车相撞,致使邓某受伤倒地。事发后,邓某入院进行治疗,被诊断为右胫骨上段粉碎性骨折,右小腿腘血管损伤。

2022年3月10日,经邓某申请,司法鉴定所出具司法鉴定书,鉴定意见为:1.邓某此次外伤已构成十级伤残;2.拆除内固定花费15000元左右,拆除内固定期间误工(休息)30日,护理20日。

出院后邓某找程某索赔,要求其赔偿医药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共计224584元。但程某认为邓某驾驶的无牌电动车加装了遮雨棚,违规改装必定对车辆的安全性能、稳定性及驾驶员的视线造成不良影响,且邓某未佩戴安全头盔,意外事故的发生完全是邓某自己的责任,因此不同意赔偿。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该事故中程某应承担的责任,并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公司职员李某与王某同住一室。一天,李某偷看了王某的日记,并将日记中的有关内容在公司员工中传播。王某对此非常恼火,顿生报复李某的念头。于是王某给公安机关写信,信中列举了李某盗窃公司的财物、赌博等问题。公安机关经过调查证实,李某没有盗窃、赌博等行为。

运用“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的相关知识,分析李某和王某的行为是否违法,并说明理由。
2023-07-13更新 | 33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案情简介】

近年来,“人脸识别”作为一项新的信息技术因其识别的精准性、便捷性,在各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铁路运输企业等公共交通领域也广泛将其应用于旅客身份识别。2021年11月25日,汪某某在某火车站进站乘车时,车站广播提示乘客需要手持身份证、摘掉口罩刷脸进站。随后,汪某某通过自助验票通道刷脸验证后进站乘车。汪某某认为铁路部门在采集其人脸信息时,未依法作出明确告知,也未取得其授权或同意,侵害了她的合法权益,遂向法院请求判令该铁路局停止违法采集人脸信息、赔礼道歉、赔偿损失800元等。

经法院审理,对汪某某的诉讼请求予以驳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五条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得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处理个人信息。

第十三条第(三)项为履行法定职责或法定义务所必需,处理个人信息不需取得个人同意。

第十七条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前,应当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真实、准确、完整地向个人告知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名称或者姓名和联系方式;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处理的个人信息种类、保存期限等。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汪某某的主张未得到法院支持的理由。
2024-02-15更新 | 13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不知不觉间,一种店内产品统一定价为“xx元”的小店铺已经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其中以销售日用品为主的“2元店”无疑是最为活跃的一种,它们的存在,既给市民生活带来了方便,也给伪劣产品提供了藏身之地。 “高露洁”牙膏被拧开后却是“中华”牙膏的味道,标明为“蚊不叮”牌的花露水开盖后发出刺鼻的香精味道。对于这种明显的假冒伪劣产品,很多消费者都显出了“宽容”,没有人刻意追究这些产品的来历、生产日期等。


(1)试用法律常识的知识对上述“2元店”行为进行分析。
(2)作为一个消费者,能宽容上述“2元店”行为吗?为什么?
2022-03-12更新 | 2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