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5 题号:21485802
观察以下两组图片,回答问题。

(1)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第一组图片,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广大青年施展才干、奉献青春。请结合第二组图片,以“奉献青春助力中国梦”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分别走过了被称为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和共和之路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这些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中国复兴之路仍然任重道远。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材料中所述的“正确革命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具有的历史性意义。
2022-10-30更新 | 145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一:近代以来,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民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二: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 年1956年
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反映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简述这种新型生产关系的特点。
2021-01-17更新 | 326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有人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请你对此加以评析。
2023-07-13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