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中国梦的本质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181469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提出“中国梦”,到发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号召,再到吹响“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的时代号角……党的十八届、十九届、二十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三次宣示,向世界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伟大崇高的光荣梦想、坚如磐石的政治方向、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始终如一的奋斗姿态。

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征程中,面对各种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党同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要弘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尤其是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1)三次宣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梦想、初心使命和接续奋斗的姿态。结合材料并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接续奋斗,让时代记住青春的模样”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成为民族复兴使命的合格担当者和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材料二   2022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为庆祝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班级拟开展“以青春之我、书青春答卷”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围绕主题写一份发言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②字数不少于150个字。
2023-01-31更新 | 83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等“五大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多年的实践中得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新实际相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我们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今天,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而来?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的理解。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奋进新时代,中国这十年,江苏“强富美高”的梦想与中国梦携手并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江苏省按照总书记擘画的“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蓝图迈向新征程。

十年来,新江苏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不见面审批”成为“放管服”改革的一大突破,“自贸区红利”正成为物流、人流、创新流竞相迸发的新热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江苏外贸企业“逆风飞扬”,助力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成为实现“经济强”梦想的铿锵力量。

非凡十年,饱含奋斗之力,新江苏始终把“百姓富”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葆初心,笃行不怠,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展现江苏担当,作出江苏贡献。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解析江苏“强富美高”梦想不断实现的原因。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请你结合自己的感受,用两个具体实例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在哪里?
2023-03-20更新 | 13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周恩来自幼酷爱读书,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功底。他的作文尤受老师赞许,常被批上“传观”二字,贴在学校的成绩展览处,让同学们观看。

此时,中国的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东北更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重点。在具有进步思想的老师的影响下,周恩来养成每天坚持读报、关心国事的习惯。怎样把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怎样使中华民族得到振兴?周恩来的思考越来越深入,对学习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1911年,在一次修身课上,老师问学生:读书是为了什么?同学中有的说是为了帮父母记账,有的说是为了谋个人前途。周恩来郑重地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后来,他还为同学郭思宁题写了“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赠言。

“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年少时立下的远大志向,是周恩来一生的执着追求,也是他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1951年2月,他回到母校南开中学视察,勉励同学们说:“希望你们好好学习,认真锻炼。学了为用,学了就用,为工农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你们一定会比我们学得好,祖国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1)阅读材料,谈谈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身上肩负着什么时代使命?
(2)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知识,分析周恩来的求学态度对当代青年放飞青春梦想的启示。
2022-11-14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