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0 题号:2148584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书同文、语同音”,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等重点领域应该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通用语言文字包括普通话、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等。国家积极倡导社会大众学习使用普通话,促进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增强沟通交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参与伟大复兴进程和共享伟大成果、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了力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字的国家。方言里有源远流长的底蕴,有博大精深的风采,有生生不息的乡愁。近年来,城市化步伐加快,人口流动加剧,普通话得以推广普及,但方言使用人群渐少、使用范围窄化,方言传承正面临着严重断档。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用语言文字和方言承担的社会功能不同,在不同的维度发挥各自作用。通用语言文字可以吸收方言中的词汇,丰富表达;方言可以借鉴通用语言文字的注音方式,方便传承。

(1)有人认为,普通话必然会取代方言。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这一观点进行反驳。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阐述国家加大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文化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西省赣州市市委、市政府把文化扶贫列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以文化阵地扶贫、公共文化服务扶贫、文化产业扶贫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文化扶贫工程,有效解决了文化服务贫困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一个地区的贫困,表面上看属于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考察,往往有着极深的文化根源,人们的经济状况与其科学文化素质、价值观健康观念、生活方式和文明开化程度紧密相关。

材料二   新时代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变成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文化领域在这一新变化下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注重文化建设“精气神”的高度统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不断加快,但是品质不高、文化创意含量不足、文化精品匮乏等问题仍然存在。秉持“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的思想,文化精品的创作必须以人为核心,繁荣文化精品创作与生产;积极探索文艺创作的新途径,拓宽艺术繁荣的新思路,擦亮文化名片,打造一批文艺品牌活动;加快各级文化馆(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文化大院等群众文艺阵地建设,建立覆盖全国的群众文艺设施阵地网络,根据群众文艺特点,积极发展群众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武术、书法、摄影、文学等群众文艺团队。


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应如何处理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的关系。
2021-11-27更新 | 198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正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注:“互联网+”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最先被互联网改变的,是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的服务环节,淘宝、微店、打车软件、P2P、O2O等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材料二 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多依靠“用免费拉人气、用刷单求上位、用低价抢市场、用爆款搏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这个根本,而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实,“互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如何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坚持“工匠精神”。
(3)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互联网+”与“工匠精神”能够实现融合的哲学依据。
2016-11-26更新 | 12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价值观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养成科学思维方法、提高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当代青年大多接受过良好教育,科学文化知识储备较为丰厚,这为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一些青年的社会实践还比较缺乏,不利于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谈谈对青年时期价值观培育的认识。
2020-06-11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