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2154150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把文件数量减下来、质量提上来;少一些督查考核,多一些决策落实……S市建立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细化工作清单,社区协助工作事项由125项减为55项,村台账由平均82本减为19本;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为居民提供全程在线便利服务,实现医疗报销、职工退休等业务一窗式受理,其中不动产登记证明办理、医保查询、证件查询等数十项事务通过“自助终端机”就可以办理;同步推进机关国企和村(社区)结对共建,解决了困扰社区工作人员多年的辖区乱停车难题及多起多年未化解的纠纷;打造党建联盟,各方派出工作人员常驻“先锋驿站”,协助社区处理相关事务……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S市所采取的举措对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某镇A村在实行民主自治过程中,创新管理方式。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由村党支部研究国家相关政策,提出合理化建议;村委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实施;制定村规民约,突出“美、礼、和、德”建设,同时开展法律宣传等活动。这一做法促进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全村焕发出文明和谐的景象。


结合材料,运用村民自治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某镇A村的做法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2018-10-29更新 | 16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2014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许多人往往把乡镇人大看成是当地镇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是给政府打下手。在有的人大代表看来,到乡镇人大工作就等于退到了“二线”,只需开会时举举手、提提意见。其实,乡镇人大工作是“一线”,它的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国家政权的巩固,有利于将大量萌生于基层的社会矛盾就地化解。
材料二:2014年广东某市按照中央要求,根据本地实际,开展了法治示范村建设工作。该市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促法治示范建设,让村民参与法治建设,实现了建设一个,示范一片的目的,走出了一条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全新路径。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人大和民主管理的知识,分别说明“乡镇人大工作是‘一线’、让广大村民参与法治建设”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请写出该市“建设一个,示范一片”的哲学依据及主要内容;并进一步说明这一哲学依据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论意义。
2016-12-13更新 | 7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校高一(1)班的同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主题,搜集整理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部分案例素材,如下所示:

材料一

四组镜头

体现

镜头一   2023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举行民主协商会,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共中央拟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的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

镜头二   人民群众通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广泛、直接参与本村或本居住地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

镜头三   2023年是西藏民主改革和百万农奴解放64周年,也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设立14周年。西藏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新活动,礼赞新时代,祝福新生活。今天的西藏,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镜头四   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三个报告。

(1)结合材料一,说明四组镜头分别体现了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材料二   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此次立法法修改的亮点之一是增加“地方协同立法”,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指导地方开展相关立法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政府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包括跨行政区的流域保护,都涉及地方协同立法。但是,区域内协同立法既包含省(自治区)一级,也包括设区的市一级,立法碎片化问题严重,很难满足跨行政区域对生态进行保护的需求。加之,不同主体之间利益诉求繁多,各地在立法中会倾向于考虑自身利益,而非整体利益。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开展地方协同立法实践,指导云南、贵州和四川三省就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区域协同立法和联合执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立法法增加“地方协同立法”条款对国家治理的意义。
2023-07-20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