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法律与生活 > 民事权利与义务 >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5 题号:21555610

【案情回顾】

某餐饮公司向消费者推出手机扫码点餐服务。具体操作步骤为: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注“某餐饮公司”微信公众号,授权商家获取消费者的微信昵称、头像、地区、性别、手机号码等信息,进行线上点餐;若不同意授权商家获取前述信息,则无法进行线上点餐。2021年7月27日,孔某在某餐饮公司用餐时,店员未告知孔某可以人工点餐,孔某使用手机进行线上点餐,并被注册为某餐饮公司的会员。孔某结账后发现,其取消关注“某餐饮公司”微信公众号后,仍是某餐饮公司的会员,被获取的个人信息仍存储在某餐饮公司处无法删除。孔某以个人信息权受到侵害,遂将某餐饮公司诉至法院。

【法院裁判】

北京某中院经审理查明,孔某在某餐饮公司用餐时,服务人员未告知孔某可以人工点餐。变相强制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且没有明示如何删除个人信息。故某餐饮公司构成侵权。遂依法作出判决:某餐饮公司停止侵害,删除信息,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结合材料,运用民事权利与义务的知识,分析人民法院对本案终审判决的依据,并说明该案例的警示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刘鑫与江歌为同在日本留学的好友,刘鑫因与男友陈某某发生感情纠葛遭到其纠缠滋扰,江歌对此热心给予了帮助,为刘鑫提供了安全的居所,并实施了劝解、救助和保护行为。2016年11月3日,刘鑫再一次受到陈某某的严重威胁,但她不仅没有将事态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告知江歌,还阻止了江歌报警。在回到公寓后面临陈某某实施不法侵害紧迫危险的情况下,刘鑫又抢先江歌一步进入公寓并迅速关上房门,致使江歌完全暴露在不法侵害之下,最终受到严重伤害而失去生命。此后刘鑫又多次发表刺激性言论伤害江歌母亲。为此,江歌母亲(江秋莲)针对刘鑫提起了民事诉讼,此案在当时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一审判决后,刘鑫表示不服并依法进行了上诉。

2022年12月30日,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由上诉人刘鑫负担。判决依法向双方当事人送达。

首先,生命权是自然人最高的人格利益,是法律与道德共同维护的核心价值。一审判决认定刘鑫与江歌之间形成救助民事法律关系,依据经过庭审质证的证据对案件法律事实的认定,刘鑫作为被救助者和侵害危险引入者未对江歌尽到注意、救助、安全保障义务。其次,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在救助民事法律关系中,被救助者负有对救助者义务,既契合我国民法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基本原则的应有之义,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方向,更是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知恩图报优秀美德的内在要求。一审判决依据事实,认定刘鑫对江歌遇害具有过错,应当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再者,一审判决综合全案事实和具体情节,对江歌的扶危济困行为给予了褒扬,对刘鑫的背信负义行为予以了谴责,是对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优秀传统美德的遵循、阐释和弘扬,是司法裁判的教育、引导功能的重要体现,应当予以肯定。

最后,本案江歌遇害本已极其不幸,令人痛惜,由此引发的纠纷更给各方增加了困扰和痛苦,希望双方当事人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加强沟通,消除恩怨,让逝者安息,让生者回归正常生活。

综上,刘鑫的上诉请求不成立,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审理程序合法,青岛中院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作出上述判决。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解读材料中蕴含着的法律信息。

材料

法律信息

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江秋莲(江歌母亲)与刘鑫生命权纠纷案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由上诉人刘鑫负担。判决依法向双方当事人送达。示例:民事诉讼中,当事双方不服一审判决均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进入二审程序,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判决送达之日起立即生效。
在救助民事法律关系中,被救助者负有对救助者必要的注意、救助、安全保障义务,既契合我国民法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基本原则的应有之义,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方向,更是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知恩图报优秀美德的内在要求。
生命权是自然人最高的人格利益,是法律与道德共同维护的核心价值。任何人因过错侵害他人生命权,都应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一审法院对于刘鑫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认定,是依据法律规定作出的法律评判,也契合友爱互助的传统,依法应予维持。

2023-03-11更新 | 19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近年来,新生代劳动者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占比显著上升,为提升用人单位、新生代劳动者的法治意识,2023年4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召开“涉新生代劳动纠纷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并发布了典型案例。

案例一

小李毕业后在北京加入某证券公司,口头约定工资为1万元/月。在职9个月内,小李通过微信等方式多次要求签订劳动合同,证券公司未予理睬并以实习期为由不发放工资。法院最终判决证券公司支付两倍工资和赔偿金共20余万元。

案例二

25岁的小王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及培训服务协议,约定公司出资提供培训,且小王需工作满5年,否则应支付违约金。2年后小王向公司表达辞职意愿并支付违约金10万余元。其后小王要求公司返还违约金,法院未支持其诉讼请求。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两个典型案例中法院做出相应判决的理由。
2024-04-12更新 | 19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王某在A百货公司购买服装,到收银台交款时,因地面太滑而摔伤,王某即找到公司经理要求赔偿。该公司的安保人员却以王某在购物中有盗窃行为为由将王某强行带入办公室进行搜查。事后,王某找到A百货公司相关负责人要求协商解决相关纠纷,但遭到拒绝。


根据以上案情回答:
(1)王某与A百货公司之间存在哪些法律关系?
(2)王某作为消费者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
(3)王某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2022-08-15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