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21677822
          钱钟书学贯中西,深入研究中外文化,以宏阔的世界性视野和强烈的现代性立场,将全部的人类文化都作为自己的考察对象,创立了打通、参互、比较的独特治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

《管锥编》一书,近130万字,考证和诠释《周易》《左传》《史记》《老子》等古代典籍,引述四千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涉猎英、法、德、拉丁、意大利、西班牙等外文书籍二千余种。其中议论,兼及文、史、哲、社会、政治、心理、语言、考古、民俗等十余门学科。

《诗可以怨》一文,横贯中西,打通古今,引经据典,以大量事实作论据,论证传统文学理论观,点的偏颇和错误;以中外众多相似的语言现象进行中西文化比较,说明人类的心理体验、情感机制有共同的基础,充分展现了钱钟书的渊博睿智,明辨深思。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钱钟书“打通”了什么?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重挑战与危机交织叠加,国际安全局势进入一个复杂、多变、动荡的特殊时期。“文明冲突论”“制度对抗论”是影响国际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文明交流互鉴则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202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其内容主要包括: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中也蕴含着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等重要思想,全球文明倡议也必将引领国际社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以及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安全”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5-31更新 | 32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本】决泱华夏,历经千帆。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走上历史舞台,为“索我理想之中华”而矢志不渝,艰苦卓绝地开启现代化伟大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探索中,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源】从“君子以厚德载物”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再到“天下共富”“民本、德治、仁政与法治”“礼之用和为贵”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图景。

【根】百余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现代化作出不懈探索。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根据时代特点、国情变化和实际问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现代化建设方案。

【魂】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通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始终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是坚定不移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有着本质的不同。


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底色”。
2023-07-20更新 | 73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带一路”是新时代中国在世界多极化过程中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顺应时代潮流、引领发展大势,成为建构新世界格局,维护经济全球化,践行真正多边主义,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与世界各国携手维护多极化时代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大国担当。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给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面向未来,共建“一带一路”仍会面临一些困难,但只要各方携手同心、行而不辍,就能不断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更高质量的共商、共建、共享,让共建“一带一路”越来越繁荣、越走越宽广,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共同绘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阐述共建“一带一路”在世界多极化过程中的时代意义。
(2)请从文化交流的角度,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两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2024-02-08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