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题型:主观题-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21697050
某班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为议题开展合作探究,搜集到以下资料。

考古学上将人类早期使用金属工具时代划分为金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末期,人们学会了炼铜,但是铜的质地柔软,不能完全替代石器,故与石器并用。后来人们学会冶炼青铜,青铜器出现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原始的公有制瓦解。在这一时期,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和爱琴海地区都出现了奴隶制国家,但也有许多地区此时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铁器时代比青铜器晚。由于铁的冶炼温度高、韧性高,实用性强,而且铁矿分布较广,造价低廉,所以铁器的出现给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此时,一些落后地区也进入阶级社会,但仍不排除一些地区尚停留在原始社会阶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分析从金石并用时代到铁器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特点。
(2)有同学认为,人类社会进入铁器时代,那些尚处于原始社会的地区尽管生活困难但没有剥削和压迫,不能算是落后。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支配社会发展的进程。


结合材料,根据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回答问题:
(1)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2)根据(1)的内容,例举某一社会形态,从建立到衰亡是如何更替的?
2023-11-27更新 | 2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情境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国家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之际,在新时代开启的伟大征程中,深刻准确把握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变与不变,对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承担新使命、奋斗新目标、开启新征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变与不变,本身就是一对哲学命题。唯物史观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社会是在变化中前进和发展的。凡是适应这个时代的潮流,引领这个时代的发展,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那么,这个变化就是积极的、向上的、蓬勃的;反之,则是消极的、没落的、萎缩的。辩证法认为,变是永恒的不变。同时,事物本质的内在规定性是不变的,是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坚韧性的。

情境2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论。只有准确分析和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更好地指导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1)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简要说明其重要标志。
(2)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变”与“不变”。
(3)如何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与基本矛盾的关系?
2023-02-15更新 | 6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要看清其历史源头和文化根基。深受中华文明滋养的中国式现代化,从文明基因上就具有整体观念、奉献精神、包容思维、和平底色等明显特征和深厚底蕴,所以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不走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是“串联式”的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中国没有沿着这一过程亦步亦趋,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独特的历史和基本国情,走过了“并联式”过程,通过叠加发展,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长久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现代化话语霸权,将现代化同西方、西方文化、资本主义等固定身份标签画等号,给其他所谓“异类国家”在思想意识层面戴上了现代化的“紧箍咒”。中国式现代化属于中国,同样属于世界,它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开辟了非西方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的新路,对尚被挡在现代化门外的广大国家产生多重示范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我国走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原因和意义。
2024-05-13更新 | 3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