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创新的途径 >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2178607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体育之于国家,是国力的标识,折射一个民族的精气神;亚运之于中国,是百年的情结,见证复兴的光荣与梦想。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一场“人文、绿色、智能”的体育盛会。从会徽“潮涌”,到火炬“薪火”,再到奖牌“湖山”,将现代化和传统元素巧妙融合,在数字的步伐中将璀璨的中华文化一一展现;从场地周边的智慧灯杆、布满场馆的5G系统、新能源充电桩……融合多方尖端数字技术,打造有史以来“最数字”的一届亚运会;杭州亚运会设置了诸多富有亚洲特色的项目,是亚洲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生动写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动力……这场“杭州亚运之约”,为奋进新征程汇聚磅礴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这场“杭州亚运之约”能够为奋进新征程汇聚磅礴力量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自立自强与我们一直强调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也是一脉相承的,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中国的科技创新从来都不是封闭式的创新,今后也不会关起门来自己搞创新,中国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的步伐将会越迈越大。面向未来,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积极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发展科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力争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2020-12-06更新 | 22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经过汉、唐、宋、金的发展,到元代走向成熟。作为传统艺术之一的中国戏曲,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唱腔技法)、念(朗诵技法)、做(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武打动作)”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2019年新年戏曲晚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喜庆祥和的戏曲合唱《百戏贺岁》拉开整场晚会的序幕。扬剧小戏《夫妻哨》和黔剧《天渠》选段,分别表现以守岛英雄王继才、“当代愚公”黄大发为代表的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崇高境界。《吕布试马》《郎对花姐对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经典唱段文武兼备,展现昆剧、黄梅戏、越剧等多个代表性剧种的深厚历史与独特神韵。京剧《红军故事·半条棉被》片段讲述长征路上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唤起观众对长征精神的崇敬和缅怀,激发人民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豪情壮志。戏歌《向未来》唱出亿万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2019年新年戏曲晚会为什么能赢得观众的喝彩。 
(2)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其中,戏曲演员身上的“唱、念、做、打”等表演技法是戏曲综合性的突出的体现。请运用相关哲学知识分析中国戏曲艺术所富有的形式美。
2020-05-21更新 | 8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以下是其中的两个。

其一: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其二:埋儿奉母。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才能让“孝”历久弥新?请你为“孝”的传承提出两条建议。
2019-12-30更新 | 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