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发展 >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8 题号:21883691
“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其发端于闽东,扎根在福建,如今走向全国,持续凝聚起广大干部群众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四下基层”历久弥新的价值在于(     
①反映群众需求,消除社会基本矛盾
②密切联系群众,奠定社会发展基础
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④坚持群众路线,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唯物史观看,尊重劳动和劳动群众是因为(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②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价值的根本尺度
③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
④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23更新 | 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恩格斯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或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这体现的哲理是(     
A.追求真理是社会变革的最终目的B.通过变革来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2022-11-02更新 | 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2020年3月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高度重视劳动,是因为(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②劳动创造人,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③劳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8-19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