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本质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0 题号:2190060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既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③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3年沉淀了很多流行语,如:“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待我长发及腰,少年你娶我可好”、“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中国大妈"等。这些流行语背后,都有一段令人或共鸣或讥讽的故事。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社会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C.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D.社会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2016-11-26更新 | 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经济平稳发展,民生不断改善,民主有序推进,社会和谐稳定。15年的实践使广大香港同胞深切地体会到“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香港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把香港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材料表明
①人与社会的矛盾决定并改变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③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其认识的发展
④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7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民法典可称赞中国法治百年的梦想。1980年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因为当年中国市场经济的不健全,当时的很多民法原则、规则已经与当下经济环境显得格格不入。比如,规定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民事行为无效,而当前的《民法总则》更多强调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强化契约权利。从哲学角度看,《民法总则》的编纂表明
价值观影响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社会物质生活状况是社会意识变化的客观依据
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8-06-19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