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2 题号:2198819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徽省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地域特色调解品牌,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实践中更具徽风皖韵。

“六尺巷”里和风吹拂。

从2016年起,桐城市人民法院总结提炼出以“听、辨、劝、借、让、和”为核心的“六尺巷调解法”,被广泛运用到司法实践中。此后,在安庆市委政法委推动下,桐城市对“六尺巷调解法”内涵、外延不断进行升级,将礼让精神融入每一次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形成了“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的基层治理格局。

徽文化中善治盈门。

黟县西递镇挖掘打造了“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通过以德促调、以德辅治,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思己虑人、相互体谅,立足退让礼让,从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黄山市委积极推动该调解工作法向地方立法、执法、司法、普法、文化传承发展、干部教育监督管理等领域拓展延伸,推动党员干部从“作退一步想”到“更进一步为”。

一杯茶前握手言和。

濉溪县司法局联合县人民法院等单位创建了“茶馆说理”模式,在风雅苑茶馆、怡心茶楼等建立茶馆调解室,在每家茶馆设置“百姓说事点”,组织乡贤、“五老”等“评判员”组建“兵哥”“老支书”“姊妹花”等调解队伍,为百姓生活中的大小事务、家长里短进行依法评理,形成“百姓事百姓评、百家事人人断”的调解格局。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徽风皖韵的基层治理有何解纷良方。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2021年2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国贫困人口2012年年底9899万人,过去8年间,连续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历史性消除,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坚持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谋划,强力推进。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集中精锐力量投向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的。
2021-05-25更新 | 19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不仅善于领导社会革命,还勇于进行自我革命。

自2013年以来,中央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都把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境界作为重点内容。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原有党的“五大建设”调整扩充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新布局。

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进一步完善保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201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印发,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供了根本遵循。


结合材料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意义。
2019-06-17更新 | 21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截止2019年8月1日,正式施行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地已“满月”。自《条例》实施以来,上海的羊肉串变成了“羊肉吕”,外卖“无需餐具”订单陡增,甚至用户为了方便垃圾分类,奶茶珍珠只要10个……除了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外,垃圾分类也在逐步改变着固体废物的处理模式,对整个固废产业影响深远。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中国社会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逐步深入,加之各地纷纷落实相关政策,固废产业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潜力相当可观。

根据部署,到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虽然上海市垃圾分类已初见成效,但在全国推进垃圾分类依然任重道远。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持久之战。这项工作已经在全国很多城市探索再探索、试点再试点,但是,很多城市的结局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可概括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落后、公众意识不强、缺乏法律约束。因此,有人说:“垃圾分类考验的是市民素质,更是基层的治理能力。”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从治理主体的角度谈谈如何推进垃圾分类。
2020-02-02更新 | 1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