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经济全球化 > 走进经济全球化 >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题型:复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22032407

推进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正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因此,中国需要同世界各国一起,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1.在学习《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一单元的综合探究活动中,小张同学搜集了《人民日报》相关信息并做了文摘。
2023年9月18日
国家安全学应立足交叉学科定位。
——摘自《加快推进国家安全学创新发展》
2023年10月9日
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摘自《军强国安护和平》
2023年10月11日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摘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2023年10月28日
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
——摘自《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从上述文摘内容可知(     
A.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
B.粮食安全和军事安全比文化安全更重要
C.学习国家安全学,应优先学习农业和军事知识
D.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安全
2.2024年1月16日,瑙鲁议会通过决议,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决定同中国恢复全面外交关系。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国和瑙鲁复交再次向世界昭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以上材料表明(     
①国家间的分离聚合、亲疏冷热是基于本国的国家利益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场,内政外交不受任何干涉
③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统一
④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主权是国家安全的核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不仅增强了国与国的联系,而且带动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进而使经济全球化突破发达国家主导的1.0版,走向2.0版。由此可见(     
A.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B.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平衡方向发展
C.经济全球化1.0版不符合经济规律,造成全球两极分化
D.经济全球化2.0版符合经济规律,进一步深化了国际分工
4.(多选)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中方举办备受瞩目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各方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平台。各方一道总结经验、擘画蓝图、登高望远、携手前行,将展现团结合作应对时代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材料表明我国(     
A.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负责任的大国
B.顺应时代主题变化,积极倡导国际团结合作
C.弘扬伙伴精神,不忘合作初心,推动共同发展
D.从共同利益出发,推动地区经济复苏与增长
5.(多选)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爆发以后,联合国安理会迟迟不能达成共识。中国成为安理会轮值主席后,积极协调各方,终于促成安理会于11月15日通过第2712号决议,呼吁在加沙实现停火,建立人道主义走廊。由此可见(     
A.联合国安理会现有议事规则不利于各成员表达诉求
B.联合国安理会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负有重要责任
C.中国践行多边主义,积极推动地区冲突走向和平解决
D.中国勇担大国责任,是联合国改革的倡导者和支持者
6.(多选)2023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举行会谈时说,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越关系将进入政治互信更高、安全合作更实、互利合作更深、民意基础更牢、多边协调配合更紧、分歧管控解决更好的新阶段,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日益行稳致远,并为地区乃至世界稳定、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这说明中越两国(     
A.遵循质量互变规律促成事物飞跃
B.坚持适度原则保持事物原有性质
C.采取折中主义思维方式管控分歧
D.在对立统一中推动双方关系发展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宣传亚运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在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的杭州亚运会上得到充分彰显。良渚之光、秋分美景;寒露时节,荷桂生辉。历时15天的亚运会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12个大字,深深镌刻在亚运会不凡史册上,为全球亿万观众留下了隽永无穷、津津乐道的记忆。如果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让人们在良渚之光、秋分美景、宋韵画卷等元素的展示中看到了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赞叹于东方美学的意蕴悠长,那么,以“最忆是杭州”为主题的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则传达出从期盼到相会再到告别的欢庆和惜别之情。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增强了中国人的底气和自信。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矛盾观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杭州亚运会是如何增强中国人的底气和自信的。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以“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一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传递中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积极信息,提振世界各国共同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信心,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当今,人类再次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无论是仍在绵延的局部战火,还是复苏乏力的经济形势,又或者气候环境治理等重大议题,全球都迫切想要知道中国怎么看、怎么办。从寻找“中国机遇”到期待“中国方案”,从逐渐“走近中国”到更加“需要中国”,人们希望透过中国“读懂世界”,探求时代之问的答案。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以“读懂彼此,共赢未来”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
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
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相似题推荐

复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推进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同一国家和民族在不同时代也会有不同的文化。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文化的资源建设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探讨和回答这一问题,对于我们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发展。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要注意保持好“文”和“质”的平衡
B.复杂事物的性质是难以把握、无法判断的
C.事物变化从质变开始,要注重量的积累
D.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不能脱离斗争性
(2)鲁迅先生在评论《红楼梦》的价值时谈到,“其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上文中,“从前的小说”是一个单称主项
B.《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颠覆了辩证思维的合理性
C.“真的人物”在文中作为谓项是周延的
D.《红楼梦》的创作展现出作者具有创新思维能力
2.正确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
A.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B.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
C.国际社会分工是历史发展趋势
D.经济全球化会阻碍生产力发展
(2)莎士比亚创作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少女鲍西娅品貌双全,贵族子弟纷纷向她求婚。她按父亲的遗嘱,由求婚者“猜盒为婚”。鲍西娅有金、银、铅三个盒子,只有一个盒子放有她的肖像。三个盒子上刻的三句话分别是:
金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银盒子:“肖像在铅盒中。”
铅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为真。据此可以推断出鲍西娅的肖像放在(     )
A.金盒子中
B.银盒子中
C.铅盒子中
D.不能确定
3.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1)(多选)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     )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B.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C.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D.为实现新征程担负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物质力量
(2)(多选)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指出:“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这说明(     )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遍性体现并包含着世界文化的特殊性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为认识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问题提供借鉴
C.开放包容能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提供更多营养
D.文明互鉴符合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4.中华传统手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皮影、剪纸、微雕……曾几何时,这些传统手工艺不仅是乡村社会中人们的娱乐方式,而且也是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它们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对此,有人心怀忧虑,呼吁要对传统手工艺的艺术形式进行扶持和保护。但是也有人认为,社会已经变化,该消亡的会消亡,该新生的会新生,没有必要人为地去强行拯救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方式。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中两种观点的合理性分别进行评析。
2024-04-03更新 | 61次组卷
复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促改革通全球迎未来

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地提出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意、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和实践路径,为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提升全球经济治理能力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依据。

1.请将这些举措与其带来的新变化和新特征配对。
【对外开放主要举措】【新变化和新特征】
1.设立自贸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2.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3.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4.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5.签订RCEP协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A.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B.对外开放的制度创新
C.更好保护外商在华投资的合法权益
D.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际展会
E.提高了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
2.(多选)

以上两段论述预见了经济全球化使(     
A.商品服务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
B.生产突破民族地域限制世界依赖度加深
C.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中的一个环节
D.各国的经济活动可以完全实现优势互补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3.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     )4.我们要在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多选)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一带一路”倡议并签署了合作协议.十年间,“一带一路”打造了可靠的“朋友圈”,强化了全球互联互通网络,助力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与改革。上述材料旨在说明,共建“一带一路”(     
A.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潮流
B.拓展了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新空间
C.规避了国际贸易摩擦和冲突
D.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治理中的话语权
6.中国主动承担大国使命,主动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展会,实施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以自身的现代化建设几乎再造一个相当于现有发达国家规模总和的市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同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1个自贸协定。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更好实现中国和其他国家利益融合。
结合材料,从中国对外开放的举措以及对世界经济发展意义的角度,论述中国方案何以能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知识链接】(经济全球化单元):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机会,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力。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的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
2024-08-09更新 | 13次组卷
复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稳中求进谋新篇实现新作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上海考察指导,对上海发展作出新的战略擘画,要求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1.(多选)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的孕育地。伟大的建党精神(     
A.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实践
B.是凝聚中国共产党引领民族复兴的精神火炬
C.是决定当代中国前进方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承载着党和人民对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追求
2.(多选)2023年11月2日习近平近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五个中心”。下列“中心”与发展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A.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发展理念,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B.航运中心——协调发展理念,区域同步发展、缩小差距
C.国际经济中心——共享发展理念,升级产业、高质发展
D.贸易中心——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敞开胸襟、互通有无
3.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11月24日致“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的贺信中指出:“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由此可以推断(     
①除非文明互鉴,否则不能实现共同进步
②倘若循文化的根基,则能辨识当今的中国
③只要追溯历史的源头,就能理解现实的世界
④要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的一系列举措,部分如图所示。
•劳动者在提供正常劳动情况下,所得劳动报酬应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引导企业建立劳动报酬合理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劳动报酬水平。
•督促企业与劳动者协商,完善订单分配、计件单价、抽成比例等规则。
上述举措主要是从______(选填“生产力”或“生产关系”)角度改善新就业形态。综合所学内容,谈谈上述举措有哪些意义。______
5.(多选)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本届进博会迎来了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由国家综合展、企业商业展、虹桥论坛、专业配套活动和人文交流活动等板块组成。成功举办进博会(     
A.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B.旨在展示中国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C.彰显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D.有助于消除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6.上海已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城市规划,提高城市乡土物种多样性以及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生态连通性。上海已建成430余座城市公园,人均绿地面积超过8.5平方米,绿道总长度1537.78公里,不断满足城市居民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这体现的国家职能是(     
A.科学宏观调控
B.维护国家稳定
C.保卫国家安全
D.促进社会发展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由规模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对港口基本能力的需求增长放缓,取而代之是对服务质量的需求加速,建设安全、便捷、绿色、高效、经济的世界一流强港,是新时期港口发展的新要求。打造智慧、绿色港口成为新热点,智慧、绿色港口发展趋势将从东部沿海地区全面展开。

上海智慧港口建设融入海关创新模式,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开启“5G智慧监管”天津港打造全球首个“零碳”码头,码头所有设施设备全部利用风能、太阳能替代火电,由“风光储荷一体化”系统实现绿电自主供应,实现全程零碳排放。厦门远海码头通过码头覆盖的5G信号,落成中国首个5G+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发展,推动集装箱码头核心技术迭代。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智慧港口高质发展是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的必由之路。结合材料,综合所学内容对该观点加以说明。
2024-01-28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