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3 题号:221987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自我革命】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培育的鲜明品格,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仍朝气蓬勃的关键所在。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延安整风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整风整党运动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全面拨乱反正,党正是在一次次自我改造中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经过不懈努力,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1)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仍朝气蓬勃的关键所在。运用辩证否定观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

“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标志着习近平文化思想已经成熟。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相通,融汇于国家治理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思想、道德理念等,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源泉。汲取“和衷共济”“求同存异”等传统智慧,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新型政党制度……五千多年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让“中国之治”日益彰显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汇于国家治理体系,能使“中国之治”日益彰显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原因。

【中华文明的跨越发展】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马克思主义把先进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3)结合材料,运用联想思维的知识,说明中华文明怎样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要求:指出所用具体思维方法,阐明创新路径及其预期效果,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字数在150字以内。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体育之于国家,是国力的标识;奥运之于中国,是百年的情结。

材料一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收视率创下新高。这四场开闭幕式运用了许多技术与创意,将浓厚的中国元素巧妙贯穿于多个环节。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里迎来惊艳开端,在折柳送别中诉说传承千年的惜别怀远;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冰清玉洁的雪花漫天飞舞……制作团队经多方努力,寻找到最能展示意境效果的现代材质和全新操控方式,将传统的美好演绎成现代的浪漫,道尽“曲终人未散”的共情。

材料二   以大历史观审视,体育总与国力紧紧相连。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相关知识,回答:
(1)从中华传统文化角度,说明这四场开闭幕式的收视率何以能创下新高?
(2)运用“整体与部分”和“事物发展趋势”的知识,分析我国体育事业的变迁。
2023-10-06更新 | 9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

习总书记指出,在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始终一脉相承、绵延至今,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自身所具有的连续性,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锻造了不惧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塑造了多元统一的中华文化,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文明具有的包容性与和平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中华文明特点的作用。(哲理不能重复)
中华文明的特点具体分析
连续性
创新性
统一性
包容性与和平性
2023-11-01更新 | 15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庞加莱猜想是国际数学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重大难题,被列为七大“数学世纪难题”。一百多年来,许多杰出的数学家都在致力于这个猜想的研究工作。2006年两位中国学者在《亚洲数学期刊》2006年6月号上发表了题为“庞加莱猜想和几何化猜想的完全证明:汉密尔顿一佩雷尔曼关于RICCI流理论的应用”的论文。论文的发表宣告了这一世界难题的破解。
上述材料蕴涵了哪些哲学道理
2017-08-07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