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法律与生活 > 民事权利与义务 >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9 题号:22280398

刷脸支付、刷脸进门、刷脸入站……如今,刷脸仿佛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常态。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与之而来的纠纷也日益增多。

【基本案情】

徐某准备购买一套房屋。2021年6月,徐某在A中介公司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姑苏区某售楼处看房,了解一下行情。同年12月,徐某准备入手一套房屋,于是找到B中介公司,在其工作人员小言的带领下,又来到该售楼处看房。小言承诺,商品房销售成功后,可将开发商支付佣金的50%返还给徐某。

徐某便与某置业公司签订了购房合同。而后,小言却告知徐某,售楼处查出徐某6月份曾到访过,只能按之前到访的算,属于自然来访客户,无法支付佣金,还将徐某当时到访售楼处的人脸抓拍截图发送给其确认。

徐某这才知晓某置业公司对其进行了人脸信息抓拍,并用于“判客”,按照某置业公司内部的规则,已经认定徐某认购房屋时属自然客户,不属于任何中介机构客户,所以徐某也无法获得返利。

于是徐某将开发商起诉至姑苏区法院。

(1)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法院会做出怎样的判决结果,并说明理由。
(2)大数据时代加强对不同类型个人信息的全面保护,成为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请运用所学知识就“刷脸”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提出二点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11月20日,被称为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的杭州市民郭兵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下称动物世界)一案宣判。

2019年4月,郭某购买野生动物世界双人年卡(留存相关个人身份信息,并录入指纹和拍照),确定指纹识别入园方式。后野生动物世界两次短信道知,该年卡“升级为人脸识别入园”,否则将无法正常入园。但郭某认为人脸信息属于高度敏感个人隐私,不同意接受,要求园方退卡。双方协商未果,郭某卷诉至法院。该案历时两年、两审,最终判决结果为:判令野生动物世界赔偿郭某合同利益损失及交通费共计1038元;被告野生动物世界被判删除原告郭某办理指纹年卡时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内的面部特征信息和指纹识别信息。

由于人脸识别等新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广泛使用,很多人对身边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往往习焉不察,甚至习以为常。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很多时候也只是停留在纸面上。“人脸识别第一案”终审判决的出台,只是打响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或设备实现规范管理的“第一枪”。


结合材料,运用“民事权利与义务”的知识,分析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主要法律依据。
2022-08-04更新 | 12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5月,两岁八个月的小明在H市某早教机构内,因上课迟到奔向教室途中撞到60岁的马女士,马女士手中的热水杯倾洒,导致小明的额头、面颈及马女士的手不同程度烫伤。小明父母将马女士及早教机构诉至法院,索赔16.7万元。3个月后,H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定小明、马女士、早教机构对小明的烫伤各承担40%、40%及20%的责任,小明父母赔偿马女士2000元。

(1)法院为何判决由小明父母来赔偿马女士2000元?请说明理由。
(2)小明父母是否只能接受一审判决?为什么?
2023-07-14更新 | 15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21年10月,某健身会所在其开业广告中承诺:只要缴纳1000元办理一张年卡,便可在一年内凭此卡不限次数游泳、健身。于是夏某办理了一张年卡(留存相关个人身份信息,并录入指纹和拍照),确定指纹识别进入会所方式。12月1日,该会所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告示称,该年卡“升级为人脸识别进入会所”,且因运营成本增加,即日起持年卡的会员来会所每次需额外支付20元。夏某认为人脸信息属于高度敏感个人隐私,不同意接受。最后夏某因不愿接受人脸识别入会所的方式和额外支付费用而被该会所拒之门外。夏某遂于2022年2月18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会所履行广告承诺,删除办理指纹年卡时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内的面部特征信息,并退回无法健身期间的年卡费用。


结合材料,运用“民事权利与义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夏某的请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为什么?
2022-05-03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