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发展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题型:多选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2 题号:22397205
(双选)从耕种体验到食物制作,从清洁卫生到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各地中小学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让学生感知劳动乐趣,在学生心中播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种子。这是基于劳动(       
A.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B.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
C.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较易 (0.85)
【推荐1】(多选)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青年书记躬身入局基层一线,带领村民战贫困、拔穷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焕发新貌。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青年书记的做法值得借鉴的有(       
A.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B.积极投身基层实践活动中
C.结合乡村实际,因地制宜
D.改革乡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4-05-20更新 | 14次组卷
多选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决定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规律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C.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的状况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的状况
2020-11-06更新 | 177次组卷
多选题 | 较易 (0.85)
【推荐3】(双选)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A.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自发起作用的
D.上层建筑的变革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2024-01-03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