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117 题号:22739695
毛主席曾经指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生活中有些人所谓的“明白”,其实只是“感觉到了”,而并没有真正“理解”。材料旨在强调(     
①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主体对客观的能动反映
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同一阶段的两种反映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1】某小学把劳动课开设在豆腐坊里,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与知识水平,分年龄段设计丰富多彩的豆腐课程,引导学生在喝豆浆、品豆渣、吃豆腐时,融入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和味觉,认真观察、仔细体验,让学生的情感与豆腐文化不断产生共鸣,实现以劳育人、以劳育心。该小学的做法佐证了(       
①获得的感性认识越多,理性认识就越有价值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③认识源于实践,要善于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④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为准确和重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17更新 | 8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2】2023年6月9日,《科学》 杂志发表了我国观测站”拉索”对伽马射线暴的最新研究成果:“拉索”观测到在“后随爆炸”的早期不到两秒的时间里,高能光子流量增强了100 多倍,改变了以往理论模型所预期的增长是比较缓慢平稳的判断。此次发表的观测结果将会引发科学界对伽马射线暴的深入认识和探讨。由此可见(     )
A.以往的理论模型还停留在认识的初级阶段
B.真理总是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翻自身
C.人类认识活动是一个无限接近真理的过程
D.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科学发展的进程
2023-10-17更新 | 6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3】有观点提出,真正的哲学家应当像蜜蜂一样,从花园里采集原料花粉,消化这些原料,然后酿成香甜的蜜。这个比喻所蕴含的思维道理是(     )
A.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获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B.理性认识的获得需要在实践中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并对其进行科学加工制作
C.感性认识是“香甜的蜜”,理性认识是“原料花粉”
D.题干观点把抽象思维比作“香甜的蜜”,把形象思维比作“原料花粉”
2024-02-06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