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逻辑与思维 >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 领会科学思维 >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0 题号:229707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10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是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中的一项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的显著进步。中华民族是仰望星空的民族,面对浩瀚宇宙,新时代的中国航天人能够做到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中国不仅有嫦娥奔月万户飞天的传说、天文历法的丰厚积淀,更有嫦娥揽月、北斗指路和天和的遨游星辰。中国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航天路,又用实践孕育了伟大的航天精神,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在中国精神的指引下尊重规律、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中国的名字将在星辰大海闪亮。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指的是穷究事理以得致知识,其中是探究的意思,即探究万事万物的本末,获得更多更广泛的知识。
结合材料,运用“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的知识,说明中国航天人应如何做到格物致知,叩问苍穹。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部署,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立”与“破”,是关于事物发展变革的一对概念。是先立后破,还是先破后立,离不开对现实国情和发展阶段的把握,也都需要正确处理好“破”和“立”的关系。

过去,我们常说“不破不立”,意指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强调“破”的首要性,此外,“有破有立”“破立并举”,均是“破”字在前,皆含有先破后立的意味。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经常提及的是“打破条条枢框的束缚”“杀出一条血路”等等,因为彼时僵化的体制机制已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需要有“破”的勇气和魄力,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破”显得尤为关键。

而今,我国的基本国情、综合国力以及国内外环境已迥异于往日,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同时,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把“立”放在首位,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先立后破”,是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战略部署。表述的细微变化,折射出的是政策指向的重要改变。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说明当下经济工作坚持“先立后破”的合理性。
(2)从“先破后立”到“先立后破”是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战略部署。运用科学思维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说明。
2024-06-02更新 | 15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   国务院审议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强调要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治支撑。草案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总结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实践经验,将成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材料二 2023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短视频管理、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等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未成年人上网看视频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短视频建设和管理,要全面抓好内容建设、融合传播、优质供给、许可准入、日常监管、专项培训、法规制度、算法管理等各项重点工作,要注重任务落实。2月以来,管理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效,实现了提质升级,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更加有利的网络视听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思维的特征,阐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短视频相关管理工作的要求。
2024-01-06更新 | 15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耕地质量,强调“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国情农情作出的精准研判,是着眼粮食安全大计作出的战略决策。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必须做好耕地这篇大文章,严守耕地红线,落实制止耕地抛荒政策,提升耕地质量,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开发盐碱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守住耕地红线硬措施的实施,推动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二十连半”,全国各地更是牢牢筑起了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结合材料,运用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的知识,解读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为何能够助推全国各地牢牢筑起粮食安全“压舱石”。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