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传统习俗的继承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7 题号:2570874
当雾霾遇上春节,你还放烟花吗?
今年,持续上千年的燃放烟花爆竹习俗因为一场旷日持久且影响范围甚广的雾霾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春节前夕,多家微博门户网站发起了“禁放或少放烟花爆竹”的倡议,得到网友的积极响应。但是也有很多市民表示今年依旧会放炮,因为一年才放一次,不放就缺少过节的气氛了。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认为,“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从内心讲,我是不希望它消失的。如果真的禁放了,年味儿越来越淡的春节就更加没有年味儿了,况且禁放政策能不能执行下去也不好说。”
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认识。
14-15高二上·辽宁沈阳·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传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
2016-11-26更新 | 104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改革开放40年来,广西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向海经济、沿边经济、旅游经济等充满活力,蓬勃发展;民族文化、山水文化、边关文化等各具特色,交相辉映;各民族群众携手同心、守望相助,平等享有权利,共建美丽广西,共享发展成果。


列举两个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或习俗。
2019-03-01更新 | 1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千难万难,回家过年”。每逢新春佳节,无论离家多久,内心都涌动着舍家团圆的渴望;无论身在何处,都要踏上回家过年的旅途。社会在发展,春节的习俗也在发生变化,但是人们心中阖家团圆的情结却始终没有改变,春节充满浓浓人情味的文化基因一直在传承。
近几年,一些烙下时代印记的新年俗悄然取代了一些旧年俗。环保意识的增强,燃放烟花爆竹的现象越来越少,使得各地“满城不闻鞭炮味”;通信技术的进步,微信拜年的人越来越多,使得家家“难见登门拜年人”,很多人感觉传统年俗在慢慢消失,春节的“仪式感”在渐渐弱化,“年味”变得越来越淡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有着浓厚的“春节情结”。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春节习俗的变迁。
(3)为了让春节过得更有新意、更有价值,请你给家长提两条建议。
2018-04-03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