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2 题号:2891252

中华文明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请你阐述这一文明观的理论依据。
(2)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伟大思想对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顺应国内国际发展新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2月11—12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古诗会在福建泉州举行。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时期沿路各国的商贸之路,而且是沿路各国文化交流的生命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涉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在经贸文化交流中必然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新“海丝”构想极具逻辑性与现实性,为沿路各国文化交流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赋予新的生命。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材料二:建设“一带一路”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机遇。需要看到的是,由于“一带一路”途经各国国情和自然禀赋不同,对华合作态度各异。所以企业在国外守法经营的同时,要做好研判,针对不同国家、不同项目、不同阶段制订不同的目标和工作重点,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不要一下子把摊子铺得过大;要多想办法打造与当地政府、上下游企业乃至老百姓牢固的利益、责任和情感纽带,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高度利益融合;在赢利问题上,多算大账、算长久账,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为患;把自己的利益诉求与国家的整体战略相契合。这样才能扎下根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2)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解读上述材料中观点的合理性。
2016-11-26更新 | 20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   2021年7月25日17时40分,第44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申报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了宋元时期独特的海上贸易文化,同时作为宋元与世界文明的对话窗口,展现了完备的制度体系以及包容的文化态度对亚洲海洋贸易的繁荣起了突出贡献。

材料二   泉州成功申遗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他已经磕磕绊绊地走过了20个年头。2001年,“海上丝绸之路东端——泉州”申遗方案获省政府同意,2012年,入选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项目组,两年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泉州共识》正式诞生,包括泉州在内的9座城市建立合作联动机制,构建联合申报、保护管理、宣传展示“三位一体”的“海丝申遗”运作体系。2019年,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国家文物局2019年工作要点》,推进申遗工作。20年之后,“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申遗之路终见曙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申遗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二,从探索世界和把握规律的视角,探究泉州史迹历经20年终于成功申遗的原因。
2022-08-01更新 | 26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也是同其它文化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它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国外民众触摸中华文化脉搏,感知当代中国发展活力,理解我们的制度理念和价值观念。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1)结合材料,分析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大意义。
(2)请你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两条合理建议。
2022-11-03更新 | 1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