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劳动与经营 >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2 题号:3335864
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2013年中央城镇化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据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2000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对衣食住行、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会形成巨大需求。
材料三: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利益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由此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城镇化这块巨大的经济蛋糕滋生的腐败问题也日渐凸显,成为腐败现象的高发区与大案要案的集结地,极具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危害性。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城镇化是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在当前形势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的内涵无疑是丰富的,不过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其核心在于扩大居民消费从而提升居民福利水平。为此,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这不仅要求从体制与机制的高度解决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更是首次强调了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由此可见,当前中国对消费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

材料二201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强调从供需两端发力推动消费升级,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大程度地促进供需匹配。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收入与消费的有关知识说明现阶段应如何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
2018-10-26更新 | 258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2】数字经济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因其具备海量数据、可替代公司的平台、智能化的经济活动等特征,从而带来了技术、模式、产业、组织、文化的变革。在国家政策与行业需求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成效愈发明显,产业数字化正在为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保驾护航。截至2021年3月,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状况如图所示。

疫情加速市场培育,数字办公室成为新场景。以钉钉为例,其打造的协同办公和应用开发平台,帮助数千万企业降低沟通协同、管理成本,提升效率,实现组织和业务数字化。数字时代生鲜行业急需创新与转型,以每日生鲜为例,生鲜电商在一二二线城市已经站稳脚跟,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渗透三四线城市的战略规划正在进行。

随有政务数字化的铺开,国家反诈中心和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联合开发的反诈APP,以国家权威推动反诈工作,确保个人信息绝对安全。2021年我国新能源智能汽车销售350万辆创历史新高,预计2022年将达600万辆。智能汽车将快速带动产业上下游发展,逐步实现出行场景的数字化。

结合材料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产业数字化何以为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保驾护航。
2022-04-20更新 | 23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在逐步成熟。住宅消费的发展将带动钢铁行业、建材行业及装饰装修、物业管理、社会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汽车使用数量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增长,汽车服务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材料二 据估算,目前我国投资每增加1%,可拉动GDP上涨0.2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上涨0.87个百分点。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材料一和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说明为什么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2019-06-01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