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创新的途径 >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5 题号:344559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广东省惠州市主动适应文化建设新常态, 积极探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新路,把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决避免大拆大建。在惠州水东街(始建于北宋年间)改造过程中,坚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坚持“传统中式为主,近代西洋式为辅”为设计原则。改造后的水东街将突出岭南文化特色,恢复古城风貌,更好地将惠州古城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起来。
材料二:“全聚德”、“东来顺”、“咸亨酒店”等是全国知名的中华老字号,这些百年老店,历经沧桑,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久不衰。其奥妙何在?老字号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除了结构创新、制度创新以外,更重要的是文化创新。老字号的文化创新有继承问题,也有融合问题,就是在继承老字号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合现代优秀的文化,如“包装文化”“广告文化”和“经营理念”等,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形成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文化链。充分运用文化链这个手段,使老字号在新时期持续焕发新的活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惠州市是如何推进旧城改造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中华老字号在新时期持续焕发新活力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1月20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制作的大型文博知识竞答节目《中国国宝大会》迎来了总决赛。跟着《中国国宝大会》一边答题,一边学知识,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周末必选”。《中国国宝大会》在题目设计上,跨越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涵盖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悠久灿烂的文化,涉及以可移动文物为主的陶瓷、玉器等五大类。在着力挖掘中华文明伟大智慧和创造的同时,《中国国宝大会》的题目还尽可能地将文物蕴含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与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相联系,建立起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公众的链接。通过接地气的题目,引发公众的认知和思考。《中国国宝大会》借助新媒体手段提高众人参与度和参与感,实现了中华历史文化的故事再创。《中国国宝大会》是当代文博人和电视人合作的一项新的文化创造,相当于把博物馆搬到了电视荧屏上,搬到了互联网上,每一场节目就是一个展览,每一道题目就是一个展品,实现了“不闭幕的展览”。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如何让中华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活力。
(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请你对此提出两条建议。(每条30字以内)
2022-04-18更新 | 19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了《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节目播出后就圈粉无数,热议无休。

《平“语”近人》是新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探索与创新,其成功之处在于把握住了一个“近”字。亲近中华历史文化,每一集的经典佳句,源自千古名篇,至今还广为流传;贴近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些典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精选的总书记用典,是党的领导核心与普通百姓的贴心话、连心语;切近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播,把严肃的理论思想转化为亲民的大众语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平“语”近人》的成功之处给我们在文化创新方面有哪些启示。
2023-06-18更新 | 2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对我国当今社会仍产生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于2014年9月27日举办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2500多年,儒家思想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影响了一代代中华儿女,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注重节气、道德、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感的文化传统。
材料二:“我国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有“夙夜在公”(意思是从早到晚,勤于公务)的道德理念。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对于这些思想,中国共产党又赋予其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践行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材料二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哪些基本观点?
2016-12-12更新 | 2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