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传统建筑的继承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 题号:4141289
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徐家汇是著名的现代商业区,同时又富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到处是名人故居和历史建筑。近年来,该地在城市建设中强化特色,着力延续历史文脉留住城市“灵魂”。有效利用徐家汇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资源,在文化上保持海派历史文脉,让沿路街景、民宅都与现存的无数幢历史保护建筑相协调,保留人们喜爱的老上海城市风貌,充分展现徐家汇具有历史发展脉络、人文特色和丰富内涵的巨大魅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继承的有关知识,分析徐家汇的经验对城市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建设应着力提高发展持续性宜居性。为此,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要坚持集约发展,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中央对城市建设的部署是如何遵循系统优化方法的。
材料三:2016年2月6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这一规定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有人表示赞成,有人表示反对。
(3)你是否赞成这一规定,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材料二  近日,江西省婺源县一座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大型清代古民居被某古玩商千里大挪移到广西复原重建.对这种古建筑千里“搬家”现象,有人认为,在地方财政无法支撑巨额维护费用的情况下,异地搬迁不失为一种保护方式;有人认为,古建筑离开了原先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土壤,会消解它本身蕴含的文化,是一种破坏。
(2)对这种占建筑“搬家”,请用所学知识给出支持或反对的1点理由。
2017-11-05更新 | 3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面对国内外诸多风险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坚持办好自己的事,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

材料一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探索完美互动的历史。新的改革动员令,需要各个地方从实际出发,完成改革各个地区的有序推进,聚合改革正能量。形成合力,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继续全面深化改革。

材料二上海地区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创海派文化建设。保留和开发传统历史文脉,保护传统建筑、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历史遗存,激活优秀历史题材,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留住历史记忆。


(1)结合材料,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深化改革如何才能取得成功。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市是如何进行文化建设的。
(3)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从哲学角度简述对改革应持的态度。
2020-04-27更新 | 6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听说过认养古树、认养动物,如今文物建筑也能认养了。某地由于人力、物力的缺乏,出台了文物建筑认养政策。在不改变文物建筑所有权的前提下,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金参与文物保护,让文物“活”起来。并以此为契机,盘活旅游资源,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该地推荐适合认养的多为保护等级偏低、破坏程度比较严重的文物建筑,主要包括古戏台、古寺庙、古民居等。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化生活》角度,阐述该地文物认养实践的时代价值。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该地文物认养举措蕴含的哲学智慧。
2020-05-29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