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活与消费 > 价格 > 供求影响价格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6 题号:4463378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判断已成为我们认清形势、迎接挑战、推动发展的导向指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指数研究院5月1日发布《2016年4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4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1467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45%,涨幅同比收窄0.45个百分点。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有: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靠出卖土地,土地价格猛增,增加了住房成本;中高收入者加大房地产投资,中低收入者受盲目从众心理的影响也纷纷买房,导致房价上涨。
材料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增加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让资源从产能过剩产业流动到有高需求的新兴产业去。
国际社会非常关注中国的改革发展,2016年更多的关注目光投注到中国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中国锐意创新、蓬勃向上的国家形象正在收获更多认同。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认为,“中国经济的转型正在引领澳大利亚的转型,我们希望与中国共同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和投资机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繁荣。”
注:全要素生产率是指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
(1)结合材料一,从影响价格的因素分析住房涨价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的理论原因,并说明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段时间飞上天的高价猪肉,让“二师兄”再度站上风口,各地网友纷纷吐槽:猪肉贵的吃不起,看啥都像二师兄。某校高二(3)班学生对此进行市场调查,得到以


下材料。请帮助概括材料所蕴含的经济学道理,并简要分析。
材料经济学分析

截至2019年7月3日,全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43起,扑杀生猪116万余头。7月存栏数据也显示,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环降9.4%、同降32.2%。

进入2019年上半年,大豆价格暂时性上涨,同时由于环保力度加大,许多养猪场需要更新设备、改进技术。

猪肉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奢侈品”,低脂肪的鱼肉,鸡肉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众多肉制品生产企业纷纷调整原材料配比,增加鸡肉、鱼肉的使用量。

2019-10-16更新 | 165次组卷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4月21日起,东南沿海的高铁车票价格根据各班次的客流情况进行差异化调整,有涨有降。其中,杭州至上海、杭州至宁波等客流密集路段票价涨幅较大。为此,不少杭州居民前往上海开始重新考虑乘坐汽车,以减轻出行成本。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高铁票价调整有涨有降的主要原因。
(2)分析高铁票价上涨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3)简述上述现象所反映的经济规律的基本内容
2017-10-16更新 | 7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昭通具有丰富的产业资源,是全国品质最优的野生天麻核心区域和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马铃薯、竹笋、花椒等农特产品亦驰名全国。但因精细加工、储藏、保鲜、运输及销售渠道等问题的制约,以致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也无法在广阔的市场打响自己的品牌造福农民。近年来,昭通充分利用农特产品资源,以消费扶贫为重要抓手,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9年7月12日,昭通市政府与上海商务委积极对接开展消费扶贫,和上海的几家大公司进行合作交流和对接,希望昭通高原农特产品走进上海实现精准产销对接,打造高品质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打开更大、更高端的农特产品市场,实现价值增值,助力脱贫攻坚。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既有利于贫困群众致富增收,又有利于增强上海市民的消费获得感和体验感。上海将积极推动“云品入沪”,实现消费扶贫精准产销、精准对接,助力昭通脱贫攻坚。


(1)昭通农特产品驰名全国,价格却长期在低位徘徊,请根据材料,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消费扶贫对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的意义重大,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19-12-11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