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对人的影响 > 文化影响的来源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48000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我们可以通过以弘扬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发展的动力,引导人们矫正行为方向。
2015年,河南省开封市开展了一系列民族精神进校园活动。要求学校建立古代历史人物和传统民谚警句展示墙:举办有关民族精神的专家教育现场会:开展重温历史,感悟代替革命先烈的社会实践活动。
2015年9月16日,江南省“红旗渠精神”进校园报告会在河南师范大学举行,该校5000余名大一新生和学校中层以上干部聆听了报告会,在场的师生们被发生在50多年前的故事深深吸引和感染,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2015年9月27日,郑州市开展了以“践行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建设美丽郑州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月活动。活动当天,在城区街道、广场,处处可见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在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本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全市深入人心。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开封市是如何弘扬民族精神的。
(2)请你为郑州市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制订两条宣传标语,并且写出文化依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7月31日,中央文明办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并发布7月“中国好人榜”。

退休26年间在贫困山村扶贫的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武汉鼎、奋不顾身冲入村民家救火的村干部张八十一和践行诚信经营、扶贫助困的全国十大诚信之星蔺发儒等人上榜。这些身边的好人用他们的善行义举温暖了社会,感动了你我。他们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成强大的社会正能量,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迈进新时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开展“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2021-01-21更新 | 60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辨析题。

2019年,在祖国70华诞之际,海南澄迈县校园掀起了爱国主义教育热潮,把爱国情怀深植在孩子们心中。

在某幼儿园教室、走廊的墙壁上,随处可见孩子们画的五星红旗、天安门等;每周一早上,伴随着刚升起的太阳, 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齐聚操场.举行升旗仪式,大班的小朋友。被选为升旗手,穿上礼服,有模有样地踏着正步升起国旗;中午、晚间校园广播都会播放爱国歌曲,营造爱国氛围。

除此之外,学校还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游戏中,让孩子们边玩边接受爱国教育。“以前玩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们抢着要扮演白雪公主、越人,而现在抢着要扮演警察、军人。”幼儿园负责人说。


有人说:“在爱国氛围中成长的孩子,一定能养成爱国情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辨析。
2020-04-27更新 | 15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全社会掀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潮的新形势下,某校就“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达成以下共识: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期,健康成长的首位是品德发展、核心是价值观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好根,固好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才能为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提供持久的力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始终坚持正面教育,把丰富意义和深刻道理讲透讲明白,让学生记得住、听得懂、学得会;必须更加注重自我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直面和解决价值冲突、成长困惑,提高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力、感受力、判断力和行动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提是教育,关键是实践,目的是知行合一。必须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教育,让学生在所“知”上取得实效;必须运用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等途径,在融入融合融通上下功夫,在落小落细落实上做文章,使学生脑里记的、嘴上说的与实际做的一致起来,在“行”上实现突破。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学校、老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0-06-25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