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 文化传播的途径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6 题号:4902569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又具有从未中断过的文化积淀。但是中国的文化企业数量多,层次低,资本缺乏,规模太小。前些年虽然经历了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制的变革,建立了一些大型文化企业,但集约经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不高,不具有品牌优势。
文化产品与传统商品的消费特点是不同的,文化产品的一个主题或一个概念被千百年来的艺术家用各种艺术形式不断演绎会引起人的欣赏欲望,并且传播越广越远越能被人所接受。这一点我们不难从希腊故事、神话、戏剧和雕塑被全世界广泛传播而倍受青睐就可以看得出来,文化资源消费的人越多产生的文化观念和快乐会越多,积淀下来的文化资源会令效用递增。这是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同时也启发我们的新思维。我们要敢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形式包装和演绎。我们不怕这种文化资源有多古老,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加入现代元素就一定能使其焕发青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一谈我国文化产业怎样实施品牌战略、拓展国际市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举行了各种形式的长征纪念活动。
材料一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把伟大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高度概括成“五个就是”。伟大长征精神,就是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材料二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许多纪念性的作品应运而生,其中不乏采用新的艺术形式讲述长征故事的优秀之作。一些文艺作品很好地融合了西方艺术与民族题材、传统古典艺术与当代表现形式、时尚流行文化和革命历史叙事,并在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以国家大剧院历经四年精心打造的大型史诗歌剧《长征》为例,制作团队与参演艺术家积极探索传承红色基因、契合当代观众审美品位的创新方式,以现代西方歌剧为表现形式,堪称中西合壁的典范。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具体说明长征精神“五个就是”丰富内涵的理论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今天我们如何讲好长征故事。
(3)长征胜利属于中国,但长征精神已走向世界。请就长征精神如何走向世界列举两种途径。
2017-03-29更新 | 49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的问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弘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通过制度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为父母依法带娃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实际帮助,也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提供更加充足、有力的法治保障。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优秀的孩子,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合力托举。从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不仅关乎儿童的健康发展,也关乎家庭的幸福和睦和社会进步。

在家庭教育内容的规定中,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与“德智体美劳”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相区别,突出“以德为先”,强调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教育未成年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培养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等。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分析家庭教育促进法是如何为未成年人的教育提供支持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说明家庭教育规定的内容对未成年人将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3)班级准备组织一次家庭教育促进法进社区的宣传活动,请你为此写两条宣传标语(不超过30个字)
2022-05-08更新 | 21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子柒,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这个隐居四川乡村的90后姑娘,因拍摄古风乡村生活、传统美食而爆红海内外。她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材料二   李子柒的视频大部分是美食制作,另外还有手工和非遗学习;没有强调展示带货商品,更多地是通过网红视频的名气,带动销售同类食物。她的微博、抖音粉丝堪称巨量,在YouTube上的订阅量更有750万,与BBC、CNN相比毫不逊色,带来巨大经济收入。李子柒的实践让我们看到,文化传播既要“守正”,更需“出奇”。


结合材料,李子柒爆红海内外给我们的文化传播带来哪些启示?
2021-04-22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