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具有多样性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6491393
(2017·北京文综)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3)某校学生参观“一带一路”展览,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参观学习手册的内容。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黄河流域是黄河文明的发源地,古村落遗存丰富。山西省黄河沿线现存省级以上中国传统村落40处,构成山西沿黄河区域特有的流域文化景观。该省将古村落遗产保护与遗产旅游有机结合,疌出一条景区依托型的旅游保护开发之路。游客们观古迹遗址,与村民坐在窑洞和院子里蒸花馍、磨豆腐、炸油糕,感受当地农耕文化魅力,唤醒浓浓的乡愁。

通过适度旅游开发,当地收入增加了,村民富了,古村落和旧房子得到了持续的修缮维护;更为重要的是,外出的村民回流,为古村落注入了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和生气,一批千年古村落重现生机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保护传统村落对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
(2)结合材料,选用一个合适的哲学原理,分析传统村落保护与合理开发之间的关系。
2020-07-08更新 | 6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6月中旬,中法合拍纪录片《北京人:人类最后的秘密》在北京和巴黎共同举行“云启动”仪式。由法国纪录片导演雅克·马拉特执导、法国古人类学家伊夫·柯本担任总撰稿兼科学顾问的这部影片,运用中法两国最新科研成果和科技手段,重现亚洲直立人“北京人”的史前故事。该片将于2021年,即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100周年,在全球公映。另一部中法合拍纪录片《论语导读》也备受关注,目前正在制作中。《论语导读》法文译本完成于1688年,作者是17世纪法国人弗朗索瓦·贝尼耶。该书分三个章节依次翻译了《大学》《中庸》和《论语》的部分内容,不时穿插着作者的观点。该片2019年10月开机,旨在通过现代视角和影像技术,展示中外专家学者对古籍文献的最新研究,呈现中欧两大文明源远流长的交流史。自开机以来,该片一直受到法国汉学家及中国文化爱好者的广泛关注,预计于今年年底杀青,将在中法两国主流媒体同步播出。


(1)文化遗产合作一直是中法两国文化关系中最具活力的亮点之一。结合材料,说明加强中法文化遗产合作的客观条件。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中法合拍纪录片的积极意义。
2021-06-28更新 | 6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2017年3月25日首届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开幕,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有12个艺术团体,在23天内为观众带来16场高水准音乐会与演出。给深圳留下了回味悠长的艺术芳泽,也让世界对明年的音乐季更加期盼。
【应运而生 力求精彩】 改革开放30多年,深圳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创办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担当。
【人文为桥 沟通世界】音乐是联结不同国家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桥梁。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以‘联结中外,沟通世界’为主题。
【丝路乐章 奏响鹏城】 “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以“交流融通、多元共生、合作共赢、共创未来”为原则,带动和提升城市未来的整体发展。
【文化创新 永无止境】众多作品体现深圳创新的城市精神。比如《长城》吸取了我国汉、回、满、蒙、维吾尔地区及陕西、山西、甘肃、河北、东北等地的民间音乐;《将进酒》让古筝与西方弦乐重奏等,无不充满着创新的气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将具有广阔前景的依据?
2017-05-03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