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作用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49966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        “儒家思想吧”上,网友们关于儒家思想的节选:
网友甲:儒家思想与封建统治相结合带有愚昧的色彩,不适合当今的时代。
网友乙:儒家思想是以孔子为先师、以“儒”为共同认可符号的各种思想道德准则,儒家思想与时迁移、应物变化,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网友丙:儒家将女子与小人并列来对待。古代儒家提倡男人做君子,不做小人,将女子和小人并列,有低看之意,所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网友丁:儒家思想正视文明的多样性,不是消除文明之间的差异,而是提倡相互交流、互相借鉴。儒家这种“以和为贵”“兼容并包”的思想。为解决世界文化冲突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材料三     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遵循“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原则,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要加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遵循“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原则,通过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形成政府部门协同联动、行业组织自律管理、信用服务机构积极参与、社会舆论广泛监督的共同治理格局;要遵循“依法依规,保护权益” 原则,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通过科学界定守信和失信行为,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建立健全信用修复、异议申诉机制等,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逐步营造诚信社会环境;遵循“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当前危害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重点领域失信问题,鼓励支持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创新示范,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广到经济社会各领域。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的第五大发明”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解释为什么网友对儒家思想有不同的看法。
(3)结合材料三,运用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如何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心存文明,敬畏规则,树立规则意识,不但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体现也是对社会文明建设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如今,“车闹”“机闹”“霸座”已成为社会公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2019年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对于乘客实施“抢夺方向盘、变速杆等操纵装置,殴打、拉拽驾驶人员”等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妨害安全驾驶行为的,按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法治社会谁都不能任性。从道德反思到法律追责目的都是完善社会公共秩序,避免悲剧的发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说明增强规则意识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的依据。
(3)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请你为中学生参与社会公德建设提出两条建议。
2019-09-21更新 | 13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七条路径”,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1)运用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正确性。

材料二:今年,中国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实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从需求侧看,“美好生活”日益多样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方面,而且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需求;从供给侧看,虽然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实现质的飞跃,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仍然不能满足13亿多人民对不同产品结构和各种服务的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做出主要矛盾转化判断的唯物论依据。

材料三:今年,也是习近平同志提出“晋江经验”16周年。晋江,用福建省二百分之一的土地“耕出”十六分之一的GDP,连续24年领跑福建县域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晋江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家们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一直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附加值最薄的制造业领域摸爬滚打,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逆境求生遇挫不弃,创造了“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早在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总结“晋江经验”时指出,各地在学习借鉴“晋江经验”时必须认真学习借鉴晋江人民“敢拼、爱拼善拼”的精神与经验。事实说明,“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和经验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仍具有很高的现实价值。


(3)结合材料三,说明“晋江经验”是如何体现实践的相关知识的?
2018-12-04更新 | 8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21年8月2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0多个政党、社会组织和智库向世界卫生组织秘书处提交联合声明:病毒没有国界,不分种族,国际社会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战而胜之。新冠病毒源自自然界,病毒溯源是严肃的科学问题,应由全球科学家和医学专家合作进行研究,基于事实和证据得出科学结论。坚决反对各种政治化、标签化、污名化,反对政治因素和政治操弄干扰研究进程和国际抗疫合作。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各方应共同维护溯源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共同抵制将溯源问题政治化,共同维护全球抗疫合作良好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的唯物论”的知识,说明“维护溯源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抵制将溯源问题政治化”的合理性。
2021-10-11更新 | 1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