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劳动与经营 >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 生产决定消费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1 题号:5004017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6年12月1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2017年三农工作的重点和主线。
材料一       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保证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要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着眼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效益,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 办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副主题,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
材料二       S县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 建设结合起来。该县针对当地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脏乱差,农村老龄化、空心化严重,年轻、知识型劳动力大量流失等问题,以新发展理念指导,科学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村为主体、村民自治”的多元主体治理体系,合力打造“望见的山,看得见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吸引“心中有乡愁”的青壮劳动力返乡,以“青山绿水” 孕育“金山银山”,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结构更顺更优,农民生活不断提高,农村面貌日新月异。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学依据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举措对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释S县是如何合力打造美丽乡村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图表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

材料一

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单位: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
绝对量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绝对量
城镇居民438342638147114627811627007
农村居民1713169746077419366113713

材料二   近年来,罗平县围绕油菜花做文章,从种植到养殖,从旅游到加工,大力发展油园、花园、蜜园和菜园“四园”经济,打造全产业链。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花开时。初春时节,灿烂的黄色铺满大地,与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峰林相得益彰,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金色花海招蜂引蝶,大力发展蜂蜜、蜂胶、蜂王浆、蜂花粉、蜂蜜养生酒、蜂蜜精油、蜂蜜香皂等甜蜜产业,同时组建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仅2019年就创造旅游外汇收入3091万美元,菜籽油销售收入1.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6.5%,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12%的增幅。

材料三   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把依法维护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形成“三权”分置的格局。我国推进农村一系列改革的最大初心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发展好农民的权益,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和创造的结果,在涉及农民重大利益的改革中,必须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依法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解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集约化经营及发展现代农业问题。


(1)解读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罗平县是如何通过发展“四园”经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
2021-05-31更新 | 36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专家指出,打造新发展格局,要牢牢把握国内大循环这个“主体”,以我为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以扩大内需为战略为战略基点,绝不是关起门封闭运行,而是要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通过挖掘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内外循环具体途径和办法,促使内外循环循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列举畅通我国经济内循环的三个有利条件,并进行简要分析。
2021-03-28更新 | 15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互联网+”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完成经济转型升级。
材料一   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引发制造业发展理念、制造模式的重大变革。云制造就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制造新模式。云制造依托互联网可以将分散的制造资源(如数据、计算、加工、检测等)集中起来,形成统一的资源整体,突破单一资源的能力极限;依托互联网、云平台,云制造从制造、销售领域延伸到使用、服务等领域,拉长了产业链,探索“制造即服务”的制造模式,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消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沟通障碍,开始由C2B(消费者到企业)模式代替B2C(企业到消费者)模式,企业可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生产。
材料二   伴随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移动支付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的人们“刷手机”乘地铁,“刷手机”购物,“刷手机”预定车票机票,高速公路收费ETC通道……网络支付,无需收钱找零、方便快捷,有的还有价格优惠。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能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017-10-20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