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5085485
在中国市场上10瓶水中有7瓶是纯净水。可是这种常见的瓶装水却引发了中德科学家的争议。部分德国专家认为,纯净水非但不含矿物元素,而且还会带走体内的矿物元素,隐含健康风险。而中国的科学家则认为,纯净水中的矿物元素并不重要,纯净水也是安全的。对于一些尚未定论的事物,我们要有科学争论的勇气,更要有勇于实践的胆识、善纳争论的胸怀。一种观点、理论或者一项决议遭到公开的争论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相反是促进科学进步、决策合理、社会和谐的突破口。
为什么我们要有科学争论的勇气,更要有勇于实践的胆识?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M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引领创新发展:全面优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清理和废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坚持市场化为导向引领科技成果的转化创新;引导企业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体制和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材料二:新常态下,挑战增多,M省政府积极应对挑战,着力打造经济“升级版”。M省配套打出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以改革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加快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经济发展为着力点,有效推进经济增长后劲和可持续性;以百姓诉求为关键点,牢牢把握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三条“底线”;以依法治省为落脚点,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
材料三: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M省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改造本地传统的竹产品加工业,利用丰富的竹资源,开发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的新型竹纤维产品。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继续深度开发竹资源。同时,还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中M省所采取的推进创新发展措施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相关知识,分析M省为适应新常态是如何打造经济“升级版”的。
(3)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材料三中蕴含的哲理。
2019-01-30更新 | 19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为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上海世博会设立了城市最佳实践区,集中展示全球有代表性的城市实践案例,这在世博史上尚属首次。在众多参观者中,相关专家悟出了宜居城市规划理念:空间紧凑、功能集聚、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真可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运用“探索规律实事求是”相关知识简要回答:
(1)“热闹”和“门道”体现了哲学上哪对关系?
(2)“案例”作为生动、丰富、具体的材料,在专家形成的“理念”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016-11-26更新 | 88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古代十分强调对自然的尊重,提出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思想。中国古人对于生活环境,大到城邑园林,小到家居的选择、规划和建设,都有生态和谐的追求。然而,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们也曾产生“征服自然”的欲念,忽视对自然的保护,酿成环境灾难。

破坏自然的惨痛教训让人们醒悟。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20世纪80年代初,保护环境成为我国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


(1)有人说:“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就能形成绿色发展理念。”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给人们敲响警钟,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请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3)结合材料,就如何坚持绿色发展提三条方法论建议。
2020-04-09更新 | 2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