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世界多极化 > 多极化趋势 > 国际关系 > 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 题号:5418994
材料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开放融合是地区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因此,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要深化亚太伙伴关系,以开放谋共赢,以融合促繁荣,不断开拓进取,共创亚太发展的美好未来。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的主旨演讲中提出G20未来发展的“中国方案”,指出G20应该根据世界经济需要,调整自身发展方向,进一步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要协商谈判,但更要采取务实行动;同舟共济,发扬伙伴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倡议“深化亚太伙伴关系,共创亚太发展的美好未来”?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中国方案”。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大以来,既重速度又重品质的中国发展令全球刮目,而向世界展示这种速度和品质,中国高铁无疑是最好的名片。

第一张名片—“逆袭”第二张名片——“幸福”第三张名片——“分享”

比发达国家起步晚40多年的中国高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领跑世界。如今我国高铁头顶多项“世界之最”: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运营动车组最多、商业运营速度最快……成功实现“逆袭”。

“要想富,先修路”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朴素理解。10年来,中国高铁从“四纵四横”迈向“八纵八横”,众多小城镇一步迈入“高铁时代”。高铁的快速发展给老百姓带来了出行的便利、收入的增加,提升了民众“幸福感”。

中国高铁加快“走出去”步伐。2022年9月,雅万高铁首批列车运抵印尼,这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的项目,它不仅让印尼人有了第一条高铁,也培养了大批印尼本地的高铁技术人才,既因地制宜、也授人以渔,传递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

(1)运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知识,谈谈中国高铁的发展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2)结合材料一,说明雅万高铁工程的建造通车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

材料二 九年来,中国已经和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真正实现了共商共建共享,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3)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说明共建“一带一路”为什么能够成为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2023-06-08更新 | 35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主动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4月14日,伊朗发动了对以色列的进攻,随后,各方第一时间就此事作出回应,中方也两次表态。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对当前事态升级深表关切,呼吁有关方面保持冷静克制,本轮形势升级是加沙冲突外溢的最新表现,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平息加沙战火。中方呼吁有影响力的国家,为维护地区和平发挥作用。伊朗和以色列的矛盾,让中东紧张局势升级,当下为避免冲突蔓延至更多地区,中方的这番表态旨在推动局势缓和降温。与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中方并没有“拉偏架”,核心思想是希望新一轮冲突能到此结束,相关表态也是秉持着这一原则。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中国持上述立场的理由。
2024-05-05更新 | 5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迎来扩员后的首次峰会。习近平主席表示,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把握世界发展潮流、人类命运走向的基础上贡献的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由。
2020-10-03更新 | 3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