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活与消费 > 消费 > 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2 题号:5419497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脱贫攻坚成效。
材料一   中央指出,扶贫攻坚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⑴结合材料分析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材料二   为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G市采取了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大力推进农村脱贫攻坚战,推进异地扶贫搬迁项目;确定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引进民间资本参与产业扶贫开发,实现了120万贫困人口脱贫;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01万;加快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青少年受教育的水平和年限。系列改革措施成为该市民生改善、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⑵结合材料和有关经济知识,分析G市的改革措施能够成为民生改善、经济腾飞的新引擎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高速增长,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健全,改革成果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公平,社会进步也推动了消费者消费意识的升级,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迅速增长。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回答: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迅速增长的原因。
2017-10-10更新 | 6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指出:消费是最终需求,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实现需求引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促进,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我国消费结构开始由物质型消货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变。一方面,物质型消费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全社会信息、教育、养老、健康、文化等服务型消货需求快速增长。

服务型消费更加追求生活品质,更加追求绿色、健康,更加追求高质量教育和文化产品。同时服务型消费将引发大规模定制化时代的到来,引发“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颠覆和重构。服务型消费正在引发经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变化。


结合材料,简析我国消费结构转型的原因。如要开拓服务消费领域,你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2018-12-05更新 | 477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物质满足到品质提升,从个性定制到绿色低碳,春节消费承载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理解,以年货消费为例,有机杂粮、保健品礼盒等绿色健康类食品销售红火,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高科技产品也颇受青睐。互联网不但丰富了传统的过年方式。更成为消费消费升级的一部分。手机APP随心预定年夜饭、电影票务、唱歌休闲,进口生鲜也成为春节消费新亮点....在春节舞台上,供给与消费的升级,展现着中国经济的勃勃生机。从以前“花多少钱”“买什么”“如何买”,到如今的“不差钱”“买得好”“有品质”,中国已进入“新消费时代”。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我国步入新消费时代的原因。
(2)只有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才能使新兴产业、民生经济得到足够的生产要素,以满足人民对于品质消费的需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社会化生产比例关系的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请简述其在人类经济思想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018-07-16更新 | 1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