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6 题号:5660480
当前,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这些变化和需求对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7年9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意见》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指导思想应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以更好地契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指导思想也不会就此而止步,也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走向深入和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教育指导思想不断变化发展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解决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之间矛盾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两山论”是其核心价值观。

早在2005年,习近平就基于浙江发展形势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浙江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局面提供了理论遵循。2015年,习近平在出席联合国大会时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两山论’的全球语境和国际表达”,他以更独特的眼光、更宽广的眼界、更博大的胸襟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两山论”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2022年,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习近平对“两山论”的系列阐述,揭示了“两山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体现了“两山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道出了“两山论”博大精深的内涵。


有人说,“两山论”的产生和深化过程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的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023-09-08更新 | 47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班学生利用暑假积极开展了“走进故宫,感受传统文化”的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走进博物馆,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装饰内涵、历史故事、艺术价值等,领悟“故宫博物院”的深刻内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立志“弘文化,传精神,立自信”“担当责任,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次实践活动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完美结合。

材料二   2020年正值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然而,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故宫博物院也于1月25日起闭馆。2020年4月,故宫博物院决定进行网络直播,邀请大家一起“云游"安静的故宫,让观众在家就能感受故宫的美。仅4月5日上午的直播,各网络平台合计的播放量已破亿。隆宗门匾额上的箭头、文渊阁黑色琉璃瓦顶的寓意......各种典故说头,网友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为这次直播活动点赞,更有海外网友前来打卡,字里行间溢出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满满的自豪与骄傲。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走进故宫,感受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2020年疫情期间故宫直播的正确性。
2020-07-01更新 | 84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

耕(农耕)读(读书)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耕读传家久,读书继世长”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耕读教育的总结。

伴随者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步伐,今天的少年儿童与乡土田园渐行渐远。如何开展既符合时代特色又“接地气”的耕读教育?不少学校给出了答案:有的学校开辟了“半亩棉田”,有的学校开辟了“红领巾成长种植园”“蔬菜园”……这些别开生面的课堂,把知识从教室里搬到了田野上;有的学校在校园文化长廊中融入中国古代从事农业生产、读书荣身的相关图片、经典案例;有的学校在学生食堂展示墙、文化墙、电视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融入节约粮食的诗词警句、五谷杂粮图片等内容;有的学校在校园之中重现古老民俗,如举办“二十四节气”文化节,让儿童、青少年体验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精妙规律;有的学校成立耕读社团、耕读书社等组织,开展晨读、夜读等读书活动,在“读”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学习;有的学校在校园文化长廊、食堂、学生宿舍等基础阵地融入耕读教育,形成“耕读为本”的书香校园……诸如此类既亲近书本又亲近土地的“耕读之风”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悄然展开,为中小学教育提质增效注入了新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小学实施耕读教育的时代价值。
(2)有人认为,耕读教育已落后于时代发展,开展耕读教育意义不大。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批驳。
(3)某学校准备实施耕读教育,请你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标语限20个字以内。
2023-04-18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