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5727993
2016年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埃及总统塞西在古老的卢克索神庙广场共同出席中埃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暨2016中埃文化年开幕式。习近平指出,卢克索是古埃及文明的集中体现。这里的建筑反映了古埃及人民令人惊叹的智慧和科技水平。中埃都是文明古国,我们有必要加强人文交流,深化民间友好,巩固两国合作民意基础,推动双方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如何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传世名画。后世临摹该图之风盛行,推动了市肆风俗画不断发展。当今,对《清明上河图》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逐渐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称之为“清明上河学”。

《清明上河图》已经走出画面,在许多地方“活起来”。全国多地依据《清明上河图》画卷建造的宋城旅游景区、清明上河街、清明上河园等,借助名画的熟力,打造“文化+旅游”“文化+休闲”等新业态。

《清明上河图》是不需要翻译的中国社会历史和城市模型,在国外展出时,参观者络绎不绝,让海外观众开阔了眼界,了解了中国。《清明上河图》已成为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符号。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清明上河图》这一千年文脉一路走来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清明上河图》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除进行展出外,请就如何推动《清明上河图》走向世界另提两条建议。
2018-12-09更新 | 1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新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热播,成为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盛宴,像一道清流入人心、浸润心灵。
     中国诗词,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是我们独有的文化瑰宝,是沉一位中华儿士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能唤醒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传统诗词,穿越时代而仍然有着浸润心灵、启迪人心的力量。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充分体现了公益、文化、原创的特点,选用的诗词展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节目吸取了以往一些同类文化节目的经验,突破了固有的叙事套路,以现代形式精彩而鲜活地呈现传统文化,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满足了观众多个方面的期待与诉求,激发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成功经验。
2018-07-08更新 | 1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4年8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旅游开发要“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并具体提出了“稳步推进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现对国家自然和文化遗产地更有效的保护和利用”“重视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传承和弘扬老字号品牌,加大对老字号纪念品的开发力度”等具体工作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旅游开发为什么要“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并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有关部门应如何做好旅游纪念品开发。
2016-11-26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