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5749889
寒假期间,小明随同父母回到了桂林龙胜县农村老家,感受到了很多的不一样。
小明是壮族人,他老家的“金竹壮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北壮的楷模;在他们县城还有黄洛红瑶寨,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集体长发村之最,而龙脊古壮寨至今保留着许多文物古迹。县城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75%呢!小明跟着父母把县城好几个地方逛了一遍,感受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还到著名的梯田和温泉体验了一把,这可是平时游客挤破头要来的地方!
可是在村里住了几天之后,小明有点无聊了,带的书已经看完了,附近连个像样的篮球场也没有,去镇子里看个电影要走很远。串亲戚吃过饭之后,就是玩牌、打麻将。小明开始觉得,老家的村子,少了一些东西……
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小明老家在文化发展方面有哪些优势与不足?就促进当地的文化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文字是一个民族传承文化的主要工具,汉字的演变史,也始终与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史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字传承经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总趋势是从繁到简。繁体字把字形同字义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起来,书写时以形表意,认读时见形知意,用于艺术创作时传统韵味妙不可言。现今习惯于使用繁体字的港澳台同胞加上海外华人有几千万之众。简体字是以繁体字为基础,源于历史上人们自行简化的手书体,笔画少,形体清晰,绝大多数有约定俗成的历史基础,顺应了群众使用的需要,提高了书写效率,便于计算机造字和认读,联合国把简体字作为中文的规范字体,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外国人学汉字受益匪浅且学者日众。
材料二 近年来,一些学者和知名人士呼吁,“亲”要相见,“爱”要有心,而简体字的“亲”、“爱”恰恰是亲不见、爱无心,丢失了对汉字传统文化的传承,建议选择50—100个最有含义的繁体字重回中小学课本。
(1)你是否赞同该建议?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材料三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历经浩劫而没有中断,汉字功不可没,关于汉字书写的简繁之争未曾终止。一种跳出了“非此即彼”形而上学思维观的主张——“用简识繁”,体现了海峡两岸乃至全球汉字使用者对中华文化传统的最大认同。该主张倡导各地的正规出版物依惯例各得其所,体现了“和而不同”的包容思想;倡导习惯于繁体字的,尽可能做到能认能读能写简体字;倡导习惯于简体字的,尽可能做到能认能读繁体字。
(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用简识繁”这一主张为什么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3)汉字在今天现代化建设以及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你为汉字的推广设计两条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字以内。
2020-10-16更新 | 41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又是一年圣诞节,如果以1916年上海申报首次刊登圣诞节广告起算,2015年的12月25日是中国舆论界为耶稣庆祝的第99个生日。圣诞节这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话题,几年来此话题颇多,有的人认为应该过,而且要用我们自己的方式过圣诞,为自己放松找一个借口,让圣诞节融入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或者是一种寻找快乐的方式吧,而有的人认为不应过,自己又不是西方人,中国有自己的节日,为什么非要过西方的节日呢7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习俗,这样才有一个国家的特色。弄不懂为什么有些人任何东西都要学老外?难道外国的月亮就格外圆吗?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中国人过圣诞节?请用文化生活知识阐明理由。
2016-12-13更新 | 17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中国内战和外部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祖国必须统一,也.然统一。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和衷共济、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就一定能够完成祖国统一失业!

国家之统,文以化之,文以铸之。近年来,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两岸依托传统节庆,打造了覆盖台湾超过三分之一县市及超过十分之一人口的“欢乐春节”品牌活动;大陆每年邀请近千名台湾文教界、政界、新闻界知名人士来大陆参访;开展了“台湾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计划”,分京昆豫剧、杂技曲艺、民族舞蹈等7大艺术门类培养岛内传承人才;举办“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两岸同胞要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秉持同胞情、 同理心,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化育后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论述“祖国必须统—,也必然统一”的光明前景。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华文化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作用。
(3)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青年。请你就激励两岸青年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服务祖国和平统一的磅礴力量,设计两条宣传口号。(要求:内容积极向上,每条不超过20个字)
2019-04-13更新 | 2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