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国家性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6 题号:5960134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2782票赞成的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
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通过,不仅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而且意味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保障公民和社会拥有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权。这些规定 不是简单的文字变动,而是意味着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思维中走了出来,更加尊重公民个体的意志和意愿,更加尊重社会和市场的自治能力。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就应当是这样的,只有“让政治的归政治,经济的归经济,社会的归社会”,国家治理才能有条不紊。
结合材料,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通过是如何保障国家治理有条不紊地。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疫情防控是对各个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材料一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始终坚持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强大的战略定力,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有效应对了多轮疫情冲击。

实践证明,我国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防控措施是科学有效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优选择。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举国动员,是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依靠。中国抗疫取得阶段性成功,背后是中国的制度优势。

世卫组织高度赞扬中国举国一心取得的抗疫阶段性胜利的“中国效率”和驰援世界的“中国担当”。

材料二   M 国联邦政府将各州政府推到了应对疫情的第一线,出现了联邦缺位、各州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疫情防控又遭遇到M国大选的党争牵扯,在疫情应对上采取具有各党色彩的立场与政策直接加剧了分裂态势,让M国国内无法实现同舟共济。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从国家制度的内容和形式角度,谈谈你对“中国效率”抗疫的理解。
2022-12-18更新 | 46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也是“十四五”时期第一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2021年1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他还说:腐蚀和反腐蚀斗争长期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反腐败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2022-05-16更新 | 9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脱贫攻坚事业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并以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这24个字高度概括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

八年来,在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支撑下,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广大脱贫群众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社会各界投身脱贫行动,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的美德。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我们才能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前进。


(1)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说明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在伟大事业中的作用。
(2)请从《政治与法治》的角度,列举两条党带领群众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依据。
2022-12-04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