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5994718
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徐家汇是著名的现代商业区,同时又富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到处是名人故居和历史建筑。近年来,该地在城市建设中强化特色,着力延续历史文脉留住城市“灵魂”。有效利用徐家汇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资源,在文化上保持海派历史文脉,让沿路街景、民宅都与现存的历史保护建筑相协调,保留人们喜爱的老上海城市风貌,充分展现徐家汇具有历史发展脉络、人文特色和丰富内涵的巨大魅力。
材料二: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老字号企业“全聚德”一百多年来既保持自己京味的优良传统,又逐步吸收南方的酱板鸭制作技术,十分受国人欢迎;同时,公司与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德国葡萄酒公司合作,生产出“全聚德.碧落德”红、白葡萄酒,作为全聚德专用佐餐葡萄酒,为“全聚德”品牌的延伸创效再辟新径;全聚德与“邮政速递185合作”,共同推出“185速递全聚德烤鸭”业务,让京城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著名品牌的品质和服务,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继承的有关知识,分析徐家汇的经验对城市建设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知识,说明“全聚德”品牌为什么能够实现不断的发展?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粤剧长期以来被看作是岭南地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在300多年的发展中,吸收接纳了进入岭南的剧种声腔及各类剧目。20世纪80年代的数据显示,粤剧曾经有过记录的剧目数量超过1.3万部。最近40年来,新创剧目让这个数字不断增加。粤剧在适用粤方言之前曾有过漫长的舞台官话时期,其承载了高腔、昆腔、梆子、二黄等南北声腔的经典作品,最终浓缩成了粤剧独特的“排场”。

文化品格是中国戏曲诸剧种在千百年的孕育、发展、衍变进程中,逐渐呈现出来的独特个性,是当前戏曲类非遗保护的中心内容。有专家评价,粤剧“集南北戏曲之大成”“发挥民族性的趣味和地方性的灵敏”,是“富有朝气的一种新写意派艺术”,在海外成为中国戏曲的典型代表之一。粤剧几百年的艺术历史和文化实践,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地方剧种的界定。

特定的岭南文化、近代广州生活、城市商业支撑、变化发展的时尚风气,让粤剧呈现出基于“民族性”与“地方性”双向互动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品格及发展途径。这种文化品格的延续是其得以活态保护的重要因素。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特殊性”的知识,解读粤剧的文化特征。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分析粤剧能够传承至今的内在原因。
2022-03-25更新 | 6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
材料一   春节经过几十年时发展变化,在今天仍就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喜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近年来,手机红包成为一种新的拜年方式。一些远隔千里的亲朋好友也能穿越时空为彼此送达一份心意,给春节带来更多惊喜。然而,一些人为抢红包甚至没和亲人说上几句称心话;一些人过于追求红包的“厚度”,忽视了红包的感情“温度”。红包越来越多,祝福却慢慢变了味儿,年味淡了,亲情疏了。有人呼吁:请放下手机,给父母一个微笑和拥抱,重新唱响亲情的春节“主题歌”。
材料二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浓郁的春节中国风在全世界越来越受到关注。走出国门,在很多国家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春节氛围,海外“年味儿”越来越浓、过年方式越来越丰富,很多外国人越来越接受春节文化。中国人在这个节日里表现出的对家、对亲情的推崇,也是世人普遍接受的价值观。虽然不同国家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但身处全球化的时代,彼此尊重和包容才是常态。
(1)你赞同手机红包这种新的拜年方式吗?结合材料一,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我国应如何推动春节文化走向世界走进世界。
(3)围绕春节文化,班级召开“创新·共享”的主题班会,请你拟定一份要点式发言提纲。(要求主题突出,言简意赅,总字数不要超过100个字)
2018-06-13更新 | 15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远溯中国绘画的起源,实在黄帝时代。黄帝时苍颉造文字,即可说是绘画的萌芽。因为中国的文字的造法,不像外因的根据声音,而根据形象。故这种文字其实就是绘画。故中国有“书画同源”之说。

中国绘画正式成为艺术,始于六朝时代的顾恺之。中国绘画最古的留传品,莫如顾恺之的《女史箴》。故顾恺之可说是中国画的始祖。

一代文艺大师丰子恺,对中西绘画深有研究,并一直在绘画教育上贡献颇丰。丰子恺先生站在中西方文化之间,以散文家的文笔、艺术家的眼光,不失偏颇又满富情怀地讲述中西美术的发端、演变、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并佐以实例分析。行文洗练,见解独到,深入浅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正美丽的艺术世界。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上的一大特色。画家有胸无点墨者,故其作品亦多匠气,毫无风韵。中国画饶有风韵者,正为画家多兼文人之故。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人画为什么成为中国绘画上的一大特色?
2018-04-19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