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62063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一份奖给在生理学或医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的人”。 2015年,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在瑞典发表的《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演讲中讲述了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从1959年到1962年,她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系统学习了中医药知识。1969年,39岁的屠呦呦受命领衔开始抗疟中药研究。她“深感责任重大,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尽全力完成任务!”
接受任务后,她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屠呦呦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她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
青蒿素问世以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现在,屠呦呦仍然坚持项目研究,她希望通过研究,未来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2)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中医药文化影响力的增强。请你就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出两点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字气韵,篆刻刀法,面向全球发布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将中国气派与国际视野、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融为一体。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像这样融入中国元素的例子屡见不鲜。从会徽“冬梦”“飞跃”,到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再到以“如意”为设计灵感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借助一个个冬奥符号传播开来。体育是全球通用的表达方式,它超越了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搭建起了跨越民族、宗教、习俗甚至种族的桥梁,不断塑造着共同的体育精神,传递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信仰……


北京某高校学生会准备以“体育盛会,文化盛宴”为主题举办一次2022冬奥会的推介活动。据悉,本次推介活动将邀请在华的留学生参加。请你将本次推介活动的欢迎词续写完整。要求:①运用文化知识。②紧扣主题,理由充分,逻辑清晰,结构合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不超过200字。
亲爱的同学们:
2022冬奥会正向我们走来。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欢迎你们前来参加以“体育盛会,文化盛宴”为主题的推介活动。
_____________
2021-12-26更新 | 9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017年2月7日晚,在春节期间引发无数网上网下燕议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迎来总决赛,再次掀起学习中华诗词的热潮。该节目所选用的诗词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毛泽东诗词,跨越数千年的名篇佳句纷至沓来,争奇斗艳。点评嘉宾将生僻的典故化作通俗故事,既降低了观众的接受门槛,又增加了节目的文化厚度。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以游戏综艺、歌唱选秀、明星真人秀等形式为主,因过度娱乐、缺乏原创而饱受诟病,观众也产生了审美疲劳。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兴起,再次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生命力和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追求,缓解了社会的“文化焦虑”。
材料二:中国古诗词中既有修身明志的誓言佳句,也有风花雪月的绵柔细语,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基。《中国诗词大会)》是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激发了大众对'祖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兴趣,甚至诗词创作热情,增加了观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自豪之情。此节目不仅吸引了国内媒体的关注,也引起了外国媒体的报道。
(1)《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在于坚持了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央视播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文化价值。
(3)请写出两句包含辩证法思想的中国古诗词(本试卷中已出现的除外),并指出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
2017-05-17更新 | 33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贫困地区是我国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集中汇聚的地区。随着扶贫搬迁、城镇化和农村社区化改造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保护和利用不足,文化传承后继乏人。据统计,贫困地区1.8万个乡镇,绝大多数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团队。《“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视发现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大力营造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环境”。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做好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2020-10-21更新 | 1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