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67 题号:624915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材料一:20179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五国领导人围绕“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主题,就当前国际形势、全球经济治理、金砖合作、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等深入交换看法,回顾金砖合作10年历程,重申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达成一系列共识,为金砖合作未来发展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强调,世界格局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金砖合作显得更加重要。我们应该再接再厉,全面深化金砖合作伙伴关系,在贸易投资、货币金融、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创新和产业合作等领域拓展利益汇聚点,让金砖合作机制行稳致远,开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
材料二:201710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同志深刻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深入思考人类前途命运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时代大潮对全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传承,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中国外交理念一脉相承。“命运共同体”一词也体现了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国人民愿意和世界人民一起共创人类的美好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美好的前景。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谈谈在世界格局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金砖国家合作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美好的前景”。
(3)某校高三(5)班学生围绕战材料开展小垣合作探究活动,请为他们拟两个探究主题。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材料一:2019年10月11日至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印度出席中印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晤。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强调,未来几年是中印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期,也是中印关系发展的关键期,实现中印“龙象共舞”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最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符合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繁荣。中方希望自己发展得好,也希望印度发展得好。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双方一致同意,将在多边机制框架内加强协调,旗帜鲜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材料二:印度总理莫迪挑选金奈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会晤地点,习近平主席在莫迪总理陪同下,参观了建于公元7至8世纪的印度文明古迹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它是印度文化遗产和建筑的代表。对于拥有灿烂文明的中印两国来说,文化显然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最好桥梁。


(1)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中印‘龙象共舞’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的理解。
(2)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文化是如何拉近中印彼此距离的?
2020-04-20更新 | 9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4日,中国虎年立春之夜,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隆重拉开序幕。

开幕式大幕初启,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大气磅礴,饱含冬去春来、欣欣向荣的诗意气韵,蕴藏着中华文明独特而厚重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宇宙观。

此后大屏幕出现“黄河之水天上来”,广袤的母亲河是深藏于每个中国人心底最深的文化悸动,而由奔腾河水至冰封雪原的转换,又与冬季运动的主题巧妙契合。

最后,由代表世界各国的小雪花共同汇聚成一朵巨大的雪花凌空而起,而雪花中央那支小小火炬,就是此次冬奥最终点燃的圣火。无数观众由衷的佩服在环保低碳理念下,设计团队将开幕式高潮由场面宏大推进至意境深远,暗喻当前世界正处于艰难时刻,正需要全人类携手守护这微小而又坚定的火光,堪称奥运开幕式上的神来之笔。

本届冬奥会开幕式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让世界了解中国,将“我们”的概念延展到全世界人类,展现出全人类所共通的情感和相互理解,所呈现的气质更为“温情”,恰好符合“上善若水”的至美至善之境。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精巧设计对文化发展的启示。
2022-04-15更新 | 49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记录中国农民走上致富之路、追求美好生活的“农事·农家·农人”主题,到观察和表现时间里的中国变化的“时刻·时节·时光”主题,再到呈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点滴故事的“生态·生物·生活”主题,《看中国》系列纪录短片在海外收获了热烈反响和良好口碑;《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红海行动》等影片在北美、澳大利亚等地上映后受到观众追捧;《熄妇的美好时代》《生活启示录》等电视剧作品在非洲、日韩等地区掀起了当地观众的追剧热潮;《这!就是街舞》《中国好歌曲》等综艺节目落地北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李子柒等网络红人凭借形式新颖、视角独特的短视频产品获得海外粉丝的关注,让中国式的田园牧歌、美食文化、教育理念春风化雨般流淌到外国受众的心里。新兴的短视频形式成为中国文化扬帆出海的轻骑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文化“走出去”的积极意义,并谈谈其对我国文化传播的启示。
2021-06-02更新 | 1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