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矛盾的特殊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6 题号:632065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几十年前,“一块木板、两块砖头、三足栅栏围四边”曾是我固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臭气冲天,蝇蛆成群,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痛原体在这种环境下成为老百姓的“隐形威胁”小小厕所连着党中央、国务院的民生牵挂。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厕所革命”和“推动旅游业大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厕所革命”成为疾病防控、健康素养培养与人居环境建设等中国社会治理“大处方”有力一环。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厕所革命”持续发力,受到广大群众和游客的普遍欢迎。不但景区、城市在抓,农村也在抓;坚持问题导向,从厕所配备最为薄弱、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地方入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科学合理配置厕所的位置和布局。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坚持推进“厕所革命”。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当前“厕所革命”举措的正确性。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教育是民生之基、国之根本。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存在作业负担较重、校外培训过热等突出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2021年7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要求分类明确作业总量,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等。为督促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双减”政策,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国务院明确“双减”纳入省级政府评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举报专栏,受理群众对学生作业负担重、校外培训机构无证照培训等问题的实名举报;全国人大常委会组建调研组,对部分省市师德师风建设和“双减”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全国政协组织召开同类提案办理集中协商会,围绕“落实双减政策,规范校外培训”主题进行协商议政。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知识,说明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在落实“双减”政策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双减”政策制定及相关要求的哲学依据。
2022-01-19更新 | 34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W县是我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晒“微家训”成为该县四季常在的文明风景线,实现了治家格训和村规民约的有机结合,和谐淳朴的乡风吸引了外来投资,提升了生态文明旅游品味。该县的“微家训”是每户村民根据自己的经历,从当地的宗谱村志整理出来,又根据“符合时代,贴近生活”的原则去伪存精,加以提炼而成。村民认领并晒出微家训的活动既体现美德又代表承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w县晒“微家训”如何体现出文化创新的作用。
(2)从“矛盾特殊性的情形”角度,说明w县晒“微家训”活动取得成效的原因。
2018-12-23更新 | 20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4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深化农村改革需要多要素联动,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规划先行,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所描绘的美好愿景。
2017-05-22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