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0 题号:63728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A村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认识到,竭泽而渔的掠夺和刀耕火种的开发,都不能创造出真正的金山银山,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村依托自然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利用现代技术,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通过深度开发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统一。

材料二: 村文化兴盛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A村在发展乡村文化中,坚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动员村民参与到乡村文化共建,共管、共享的建设中去,以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价值观为抓手,打造一个有着村民自己“乡村魂”的特色文化品牌,并通过旅游进行特播,使乡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A村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是如何实现“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统一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总结A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3)乡村振兴中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请就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为A村村委会设计两条 宣传标语。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诞生于1963年的“枫桥经验”是源于浙江诸暨、闻名全国的基层社会治理典范。“枫桥经验”的核心内涵至少经历过三次嬗变:一是社会管制时代,其核心内涵可概括为依靠群众、化解矛盾;二是社会管理时代,其核心内涵可概括为群防群治、维护稳定;三是社会治理时代,其核心内涵概括为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共建共治共享。2013年11月,习近平提出“把学习推广新时期枫桥经验作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抓手”,使“枫桥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发展有了更加深厚的社会影响和长久的生命力。早在明代,王阳明就提出“天下之患,莫大于风俗之颓靡而不觉”的观点;顾炎武强调,“法令其本在正人心,厚风俗;法令繁而教化亡,则机变日增,材能日减”。这些观点提醒人们: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要关注良好道德和风俗习惯的养成,要关注法律的本质在于引导和教化人们走向更高的道德水准。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除了不断完善既有的制度规则,也要注重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的传承。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必须继承传统政治思想的道理。
2019-05-07更新 | 8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随着中小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呈现了新的特点,为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形势,教育部于2015年8月27日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守则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等;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低碳环保生活等。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既“高大上”,又“接地气”,新增内容与时俱进,时代特色鲜明。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是如何实现继承与发展的统一的?
2016-12-13更新 | 61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则进一步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也是广大村民内心的向往和期盼。起好的乡风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和保障。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将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指标的原因。
(2)请你为本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突出,朗朗上口,每条不超过20字)
2019-10-15更新 | 2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