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649187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材料一:伴随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关于人工智能取代就业的说法层出不穷,我国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必然经历产业、消费升级引领就业升级,让一些“低端”的不安全的就业岗位消失。可见,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重要的是拥抱变革和变革带来的变化,并采取积极的和创造性的措施。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法的革命精神与批判性思维的知识,说明劳动者应如何“拥抱变革和变革带来的变化”。
材料二: 人工智能创造了一种新的虚拟劳动力,能够解决需要适应性和敏捷性的复杂任务。很多企业采用人工智能机器,优化企业生产结构,提升竞争实力,提升生产效率。它将使人们不得不学会与智能机器相处,同时,人工智能在科技和工程中的应用,会使一些人失去介入信息处理活动(如规划、诊断、理解和决策等)的机会,甚至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适应这一变化,教育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创造力和协作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创新作用的知识,分析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航天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玉兔号”月球车、“祝融号”火星车踏足地外天体,探索科学奥秘;中国航天员太空漫步……这些是见证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铿锵步伐。航天事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处于科技链顶端,攻关难度大,单靠某个部门、某个地区、某个企业难以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保证全国上下一盘棋,集举国之力推进航天科技创新。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接续奋斗,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奇迹,这不仅弘扬了中国航天精神,也激励着更多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科技的高峰。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中国航天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材料二   朱有勇,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曾荣获“时代楷模”“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朱有勇同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嘱托,主动请缨到深度贫困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开展扶贫,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

朱有勇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把个人前途与党的事业、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紧密结合起来,自觉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他把知识产权贡献给人民群众,诠释了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他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云南省省委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朱有勇同志先进事迹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同深化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云南篇章而努力奋斗!

材料三   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北京,两届奥运会的开幕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京夏奥会的击缶而歌、太古遗音成为永恒的记忆;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作为开场,各参赛国化为“小雪花”飘进“鸟巢”汇成“大雪花”,以一种“百年奥运史上还没有出现过”的方式点燃主火炬,这些创意让世界惊叹。

北京夏奥会讲述“我”的故事,向世界传达的是中国的文化和传统,讲述中国走过的道路,展现的是泱泱大国的大气磅礴。冬奥会讲述“我们”的故事,展现的是唯美、简约的现代艺术风范,是“一起向未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更团结”。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如何体现“四个自信”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云南省委为什么要号召全省向朱有勇同志学习?
(3)结合材料三,运用辩证思维或创新思维的知识,以奥运会开幕式从“我”到“我们”的变化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逻辑清晰,任选一个角度;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3-04-10更新 | 16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强调,迈向“十四五”,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必须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由传统动能向新动能的转换,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材料二   科技特派员制度为科技兴农富农作出了突出贡献,成果丰硕,使广大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丰硕成果离不开广大科技特派员的无私奉献和辛苦的劳动。开创山区扶贫新路的“太行山愚公”李保国,扎根老区带领群众发展草莓和无花果产业脱贫致富的赵亚夫,拓展菌草技术建立起一个新兴产业体系的林占熺……20年来,正是以他们为杰出代表的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奋战在农业农村一线,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矢志不渝地践行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庄重誓言,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1)结合材料一,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新形势下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说明科技特派员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
2020-12-31更新 | 25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实体产业发展的制胜法宝。实体经济创新首先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交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支持企业布局前沿技术,加快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战略产品;其次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机制,着力打造开放共享的跨界协同创新裁体,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人才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再次要倡导创新文化发展。落实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搭建优质平台,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引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知识,分析创新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2019-03-26更新 | 1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