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6529528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主题为“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各国领导人回顾金砖十年历程,就当前不确定性增加的国际形势、全球经济治理、金砖国家合作、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等深入交换看法,重申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达成系列共识,为金砖合作规划蓝图。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一箭易断,十箭难折”的古语引发与会者强烈共鸣,成为金砖国家合作的“金句”。

2017年9月4日晚,主题为《扬帆未来》的金砖会晤和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文艺晚会在闽南大戏院举行。厦门风情,闽南特色,中国品质,惊艳世界。闽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也是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此次晚会多种闽南元素纷纷登场,传递吉祥如意,祝福幸福安康。

(1)结合材料,说明这场以《扬帆未来》为主题的文艺晚会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对金砖五国领导人厦门会晤的成果进行评析。

2018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1955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改组为敦煌文物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莫高窟事业迈入了国际合作、科学保护、弘扬传播的崭新阶段,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敦煌研究院多年来始终遵循“不改变原状”的文物保护要义。2003年,《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出台。1987年,敦煌莫高窟列名为世界文化遗产。针对莫高窟壁画和彩塑逐渐退化的现状,敦煌研究院逐步实施莫高窟全部文物的数字化储存。敦煌研究院与国内外的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共同对莫高窟的保护、传承和管理进行了探索研究,吸收了国内外的先进保护理念和成功管理经验。敦煌研究院充分借助国内外合作的有利条件,建成一支多学科的专业人才队伍,为莫高窟的保护传承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敦煌研究院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为旅游开放创造条件。莫高窟自1979年正式开放以来,将保护贯穿于旅游开放的全过程。随着莫高窟的游客数量迅猛攀升,为了妥善解决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之间的矛盾,敦煌研究院建成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利用数字敦煌档案资源,将洞窟壁画、彩塑制作成数字电影。让游客先观看高清宽银幕电影,再到莫高窟实体适度观赏洞窟,做到石窟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双赢。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还通过数字敦煌使莫高窟文化艺术走出洞窟、走出敦煌、走出甘肃、走出国门,多次在国内外举办敦煌艺术展览、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走近大众。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国家重视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的原因,并说明敦煌研究院是如何加强对敦煌文化保护传承的。
2020-07-02更新 | 13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正值中意建交50周年,两国导演联手打造的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以国际视野讲述东西文明交融互鉴的传奇故事,开创了中意国家级电视媒体平台合作传播的先河,为中意两国架起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的桥梁。该片展现了丝路传奇之旅,讲述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和两国之间的文化共鸣,真实记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各国人民文化交流、务实合作焕发出的生机活力。内容贴近生活接地气,以体验式场景为主线,在中意两国专家的带领下,生动解读两大文明代表的美食、建筑、服饰美妆、艺术精品、制度文明等,美美与共,异彩纷呈。节目鲜活好看,养眼、养胃养心,让更多年轻受众也喜闻乐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是怎样架起中意两国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的桥梁。
2021-01-24更新 | 6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一近年来,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我国文化遗产界的国际交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2018年10月25日—28日,为期4天的第24届法国国际文化遗产沙龙在巴黎卢浮宫举行。来自中国的苏扇、象牙雕刻、刺绣、编钟等传统工艺品成为现场展览的一大亮点,展现了中国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也有助于推动中法关系的深入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传统工艺亮相法国国际文化遗产沙龙的意义。
2019-12-26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