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民主集中制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5 题号:66462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 年 10   月 27   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党的十九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对十九大代表 选举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实施,确保选举工 作圆满完成。
2017 年 9 月 29   日,党的十九大代表名单正式向社会公布。当选代表中,工人、农民、专业技 术人员等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 771 名,占 33.   7%,比十八大提高 3.2   个百分点;平均年龄为 51.8 岁,其中 55   岁以下的 1615 名,占 70.6%;大专以上学历的   2154 名,占 94.2%。注重推优导向, 普遍采取摸底汇总先进模范党员名单、条块结合推荐提名代表人选等办法,将那些在各方面作出突 出贡献的优秀党员推荐为代表人选。
党的十九大于 2017 年 10   月 18   日至 10   月 24   日在北京召开。
结合材料和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代表的构成特点,并说明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代表选举工作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1】长三角,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推动长三角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不仅有利于长三角“强身健体”,使长江经济带的“火车头”牵引力更强,也有利于探索更深层次区域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人大常委会会议先后分别表决通过各自省份的《关于支持和保障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定》,并发布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研究制定的“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要求国务院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12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作为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搭建起了“四梁八柱”。

长三角三省一市地缘相近,人员相亲,文化一脉。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必须积聚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力量,重视文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共筑文化发展高地”。同时,纵观纲要全文,“一体化”是理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词。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必须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加强各地各领域互动合作,坚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共建共享+平等协商”等。总之,在统筹兼顾中纲举目张,在总揽全局中齐头并进,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从而汇聚成推动中国发展的综合优势。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的出台是如何彰显我国制度的显著优势的?
(2)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必须坚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某校学生会准备以“延续文化脉络,共筑文化高地”为主题组织一场论坛,请你围绕主题自拟两个关键词展开发言。
要求:①围绕主题确定关键词,紧扣关键词撰写发言提纲。
②综合运用《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知识加以阐述。
③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左右。
2021-01-17更新 | 11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推动中共中央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决策部署的落实和社会关切,确定工作重点,与时俱进提高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立法工作水平。依据宪法规定,听取和审议政府的专项工作报告,关注土壤污染防治法征求意见稿的调研过程。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民生民意,围绕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制定与实施,开展专题调研活动。

我国首次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范防治土壤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于2019年1月1日施行,其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是一项民心和民生大工程。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制定过程所体现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2022-08-01更新 | 10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目前,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各类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价格、造谣传谣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人民群众疫情防控法治意识尚有欠缺。

2020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顺利开展。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当前坚持依法防控的原因,并说明国家如何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2020-04-26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