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活与消费 > 消费 > 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6806094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消费”成为当前消费发展的新动力。

材料一

2002~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
年份可支配
收入
消费
支出
文化
消费
可支配
收入
消费
支出
文化
消费
20027 7036 0304072 4671 83447
201011 7598 6975913 5872 82975
201721 81015 1611 1026 9775 221165

注:①2017年,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1%、6.5%、6.6%、5.5%。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30%以上。

材料二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普及率的持续攀升,网上购物迅猛发展。大四学生张某是一位热衷于网购的人士。据他介绍,他从大二开始上网购物,买过不少物美价廉的商品,如今已成网购达人。他说,他每月用于网购的费用平均为数百元,最多时近千元,经常会花光一个月的生活费。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哪些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3)结合材料二,分析作为学生应该如何理性网购。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班同学走访了全市十几所中学,对全市中学生网购问题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调查中发现,七成同学都曾有网购经历,其中有网购习惯的中学生高达32.8%。在如何看待中学生网购问题上形成了两种观点:甲方认为,网购价格便宜、方便快捷,中学生网购值得提倡。乙方认为,很多同学网购是出于随大流求时尚,作为“纯消费群体”,中学生网购会增加家庭不必要的负担,不应参与网购。


你赞成哪种观点?请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2018-11-02更新 | 4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2019年6月以来,我国粮食持续下降。玉米价格平均下跌10%以上,小麦在也经历了一轮断崖式下跌。有分析认为,我国粮食丰收产量增加是本轮粮价下跌的主要原因,粮食价格下降,而对粮食的需求并未大幅度增长,也使得粮价下降后未能反弹。预计粮价大跌使得全国农民的收入负增长,预计农村消费总量将会下滑。然而优质小麦的价格却居高不下,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人们对饮食品质要求与日俱增,对优质小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果农民种植能够改变小麦优杂混种混收的现状,普遍种植优质小麦,农民的粮价会更有保障。


运用“生活与消费”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经济生活的道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注意原理加材料分析,单纯原理或者材料分析只得该点部分分。)
2020-04-17更新 | 67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三五”时期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及GDP等情况

2016201720182019202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23631343214617160211713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6.2%7.3%6.6%6.2%3.8%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722.712.692.642.56
我国GDP增长率6.7%6.9%6.6%6.1%2.3%

材料二   2021年2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2021年目标任务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启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启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1)解读材料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说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
2021-09-20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