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 人大代表的职权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7 题号:688267
申纪兰是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的党总支副书记,一位普通的农民。她是迄今中国唯一一位参加过从第一届到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被誉为“中国民主制度活化石”。有人曾问申纪兰,能连续十一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靠的是什么?她认真地说:“靠的是说老实话。要不是人民信任我,要不是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这个普通农民怎么能当这么多届人大代表?我的人生经历见证了中国民主进程。”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人大代表应怎样处理与人民的关系。
10-11高一下·甘肃天水·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3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2956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这些人大代表来自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各行业,工人、农民、妇女、解放军和归国华侨等都有适当的比例。

与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提交的议案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迫切问题与普遍利益。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建议,全面取消基层医疗门诊报销起付线。全国人大代表庹庆明建议,对6岁以下、75岁以上公民实施免费医疗。全国人大代表张翼建议,提高普通高中招生数量……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指出,不断健全和落实常委会联系代表的制度机制。常委会组成人员与418位代表建立直接联系,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相关领域的代表。邀请740多人次代表参加执法检查、调查研究、预算审查监督、对外交往等工作。

本次大会充分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优势。

(1)结合材料,运用人民当家作主的知识,阐释本次会议是如何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优势的。
(2)人大代表作为连接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假如你要参加某区人大代表的选举,请以“履职尽责守初心”为题写一份竞选人大代表的演讲稿提纲。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200字左右。
2024-05-08更新 | 10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2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第二十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

材料一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中央一号文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会议指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培训提高乡镇、村班子领导乡村振兴能力,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强化派出单位联村帮扶。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

材料二   某地人大代表积极参与W村的民情坝坝会话家常,为群众谋实惠;话产业,为发展找出路;话共富,帮村民解忧愁;话振兴,鼓舞村民干劲。人大代表送政策下乡,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解读当地政府相关工作举措,增进村民的理解;聆听群众心声,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议案;对涉及民生的老大难问题,按法定程序对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质问,经过协调落实化解干群矛盾,有效推动了基层治理难题的解决。


(2)结合材料二,说明人大代表应怎样履职助推基层治理。
2023-03-22更新 | 42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接诉即办改革再上新台阶

【制度与法律衔接】

2020年10月,北京市委出台意见,提出加快推进接诉即办立法任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将“接诉即办条例”列为2021年立法计划审议项目。为确保立法工作质量,政府有关部门和人大有关工作机构共同成立立法专班,形成40余万字立法资料,对主要制度设计深入研究论证;采取线上方式向社会公开立法草案、征求意见建议;组织人大代表走进“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听取诉求方、接诉方、承办方的意见建议,真正让“民意征求”直通一线;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平台作用,确保立法的全过程、各环节广开言路,群策群力。

《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于2021年9月24日经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北京在超大城市基层治理中探索出的处理民生诉求的特有机制进入法治化发展轨道。

(1)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北京市是如何推动接诉即办进入法治化发展轨道的。

【以良法促进善治】

《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节选)

第三章 主动治理

第二十四条   本市建立综合分析、定期调度机制。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聚焦诉求反映集中的高频次、共性问题,开展重点领域和区域治理;对持续时间长、解决难度大的诉求开展专题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完善政策措施,明确主责单位,市、区、街道(乡镇)三级协同联动,形成条块结合、上下协同的工作合力,集中力量推动问题解决。

第二十八条   市民热线服务工作机构应当对记录诉求办理情况的数据进行全口径汇总,向承办单位推送工单记录、回访评价等全量数据,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在保守国家秘密和保护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开展数据动态监测,提出分析建议,为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持。


(2)结合材料,说明颁布施行《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对于提升首都城市治理能力的意义。

【全面接诉不受限】

买的鸡跑了要打12345,家里飞进蝙蝠也要打12345……立法过程中,对于市民的来电是否要“全面接诉”曾引发讨论。最终,《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要求,提供全时段的诉求接收、查询和反馈服务,对诉求人主体不设限制,不设“不予受理”的诉求。

(3)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公众应如何合理使用12345 市民服务热线。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