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4 题号:7865866
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试脸载荷中,一颗棉花种子悄然发芽,完成了人类在月球表面进行的“意义非凡”的生物实验,该试验能帮助我们了解在月球乃至太空中,当重力作用减弱时,光合作用和生长将如何运作,为人类今后建立月球基地提供研究基础。这一实验佐证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物实验要成功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
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④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
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最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修改条文34条,其中最低刑责年龄由14岁下调至12岁,这一调整是为了预防和治理近年来时常发生的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现象,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③为实践服务是认识的意义和价值
④真理在不断推翻自身的谬误中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3-11更新 | 26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19年4月10日,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组发布了人类天文史上首张黑洞照片,从而印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天体黑洞。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黑洞照片的发布进一步佐证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家能够认识黑洞的前提
③真理是客观的,黑洞理论未经实践检验便不具有真理性
④人类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直观显示了黑洞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8-27更新 | 12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处于纠缠态的两个量子不论相距多远、其中一个量子状态发生改变,另一个的状态会瞬时发生相应改变。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部分物理学家对"鬼魅般"的量子纠缠持怀疑态度。20世纪60年代,物理学家约翰·贝尔提出“贝尔不等式”,通过验证不等式的成立来质疑量子纠缠理论。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通过长期研究与实验,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量子信息科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上述事例进一步佐证了(     
①真理具有无限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真理是在不断否定权威理论中发展的
③只有否定权威,真理才能够得到发展
④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需要有个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21更新 | 2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