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 辩证否定的实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2 题号:786850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将给经济社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拥抱变革和变革带来的变化,对于劳动者来说,将是一种常态。


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劳动者应如何“拥抱变革和变革带来的变化”。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年来,《沂蒙》《南下》等“红色”影视剧,从新的角度诠释革命英雄人物,顺应了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2010年山东省“两会”期间,如何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透视《沂蒙》《南下》等影视剧的成功,有人认为“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创新就是否定”。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回答创新的作用。
2020-01-20更新 | 43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也是迄今最有影响、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堪称小型汉语语文辞书的典范。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民经济要恢复,国民教育要普及,干群文化要提高,编撰一本能够满足国人学习文化、读写文字需求的权威字典成为当务之急。第1版《新华字典》的编撰工作克服了缺少编撰人才、编撰工具简陋等因素,由叶圣陶先生和魏建功先生带领团队经过艰辛的逐字商讨、修订,耗时3年,最终出版问世。

此后的70年,《新华字典》平均每5年进行一次修订,它就如同一台影像机,记录、反映了新中国这70年的风雨变迁。翻开第1版,书的装帧设计还是线装书的样式,里边的字体都是繁体字和数量繁多的生僻字。最为特殊的是,它的检字手段还是民国时期创立的“音标”。60、70年代的版本,各种“主义”和“思想”的词汇特别多;80、90年代则大量收录了经济、法律、技术的词汇;新世纪以后的版本在编撰上进一步体现了规范性、科学性和时代性,100多个新词和环保意识的体现成为修订版的闪亮点。

2020年8月11日“书龄”70岁的《新华字典》再度更新。它首次使用冷激光打码技术,通过一书一码,让《新华字典》有了电子“身份证”,为读者提供了防伪查询、物流追溯、资源链接等增值服务。第12版保留全书按音序排列,另附《部首检字表》的编撰特点,共收单字13000多个,收带注解的词语3300多个,增添新词达100多个,如“初心”“粉丝”“截屏”“二维码”等;增补了50个字词新义新用法,包括“卖萌”“拼车”等;增补实用字音,如“‘铡(馴)’ze用于地名:~鱼涌(chong)(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步发行应用程序APP,通过新华字典APP扫描纸质书每一页的二维码,可看书写笔画、听正确读音,实现了媒体融合的二次升级,让文字有了声音、让笔画有了动态,看听结合,动静相伴。


(1)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分析12版《新华字典》的历史变迁。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12版《新华字典》对新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3)请以弘扬中华文化为主题,为《新华字典》撰写两条公益宣传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6个字以内。
2020-10-31更新 | 30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金刚碑是具有 300 余年历史的古村落。金刚碑曾经盛极一时,是一个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具 川东民俗文化又富含抗战文化研究价值的双重传统风貌街区。解放后该村落由于失去水运交通优 势而由盛至衰,但其良好布局保持至今。在金刚碑的再生营造过程中,设计师秉持保护与再生相 结合的设计理念,使用老房子坍塌留下来的暖黄色老石头,以追求材料的原真性。在保留原街巷 院落肌理、旧建筑的基础上,摒弃宗族祠堂、贞节牌坊的复原,融入民宿酒店、咖啡吧、乡土博物馆等文化空间新元素。改造后的金刚碑村成为北碚区旅游服务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实现了从废弃村落到美丽乡村的蝶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金刚碑村再生营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金刚碑村的蝶变过程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的?
2020-05-22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